('“可不,高考哪有容易的,没看咱村里剩下的那几个知青一直等着,也没录取消息吗?” 林大嫂撇撇嘴,一脸嫌弃道。“娘,我听他们说,考上大学,不用花钱,学校还补钱呢!” 林大嫂压低嗓子神神秘秘的咕哝道,“考上就给转干部身份,吃公粮,回头毕业还给分配工作,说是工资可不低呢!”“那是,大学生那是高等知识分子,能和厂里工人一样么。” 林母不知想到了什么,仰着脸一脸骄傲道“等以后建党和小慧考上了,你们就知道多沾光多高兴了。”“到时候,我倒要看看还有没有人天天挑这说那,天天没个安生,说人偏心,供祖宗了。”“娘,哪能呢!你和爹这不是明察秋毫,早谋算好的,都是为这个家好嘛。” 林大嫂眼神游离,虚心笑笑。可不是早有谋算么,有心算无心。林芳都要给林父林母鼓个掌。越接触这个时代,越明白日子的艰难,不说时局的动荡,制度的限制。就说村子里的孩子,去上个两三年学,脱离文盲队伍,大把大把都是提前辍学的孩子。或者集一家之力去供某一个孩子,在这个时代并不少见。这些省吃俭用供出来的知识分子,家里成分不差,父辈要是村子里有点威信。供出来可以回生产大队,参与选拔小队长,副队长,小队会计,小队出纳,大队长,大队副队长,大队团支部书记,民兵排长,大队会计……或者家里有门路,去城里托关系,进厂里吃公粮,从学徒熬到正式工,每个月有三十多块的工资呢。无论是村子里的村干部身份,还是城里的工人工资,供出来一个,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可以直线上升。所以,林父林母常挂嘴边的,你看看村里谁家孩子不是这样,林芳并没有反驳甚至反抗的借口去闹去哭。在这个年代,林家五个孩子都能读书,这还多亏了林爷奶给了钱,下了死命令。可林芳虽然了解了这个大时代无可奈何的背景,这个年代日子难熬,明白林父林母这样做的理由,可不代表着林芳理解这样的不公平,林芳接受这样的算计。凭什么,不要说,日子艰难,大家都这样过来的。别人是别人,林家是林家。一家子五个兄妹,都是爹生父母养的,偏心就是偏心,何必打着冠冕堂皇的大道理,扯着孝道大旗哄着劝着说一切是为了你好。集一家之力供一个,可以啊。做父母的,明明白白说清楚,最起码给孩子一个公平竞争,甚至自己选择的机会吧。或者没选择权,那最起码另外弥补总要有吧。可仔细推推林家,这根本就是提前都算计好的。有心对无心啊!提前谋划,推波助澜,真是好算计。林大哥比原主大9岁,很多东西原主记忆不可考据。仔细想想,林大哥15岁初二不上学的,这个时候小学五年,那应该是8岁上的一年级,说是成绩太差,课堂坐不住,林大哥自己死活不愿意去了。那时候林建党、林慧呢,刚10岁上二年级,村小管的还算严,成绩不错,老师也天天表扬。所以呢,林大哥成绩差,不愿意做学堂,林父林母觉得不是读书的料,就根据当时二年级林建党、林慧的表现,直接定了全家供他俩读书的决定。而剩余的俩小的,就该另外安排了。当时刚7岁的林芳立即安排去读书了,这个年纪在村子里绝对属于上学早的,说出去都是林父林母疼孩子。林芳一个7岁的孩子,下了课还要照看五岁的弟弟,还要帮忙打猪草,给下工辛苦的大人洗碗筷,7岁没任何外界接触,这孩子要是能学习好那就是天才。而林小弟呢,也是7岁读书,书里初三毕业就去了部队。是,旁边还有个深情男配,所谓军中大佬罩着,可一个还未15岁的孩子,部队里吃苦流汗拿到的津贴,可都寄给了林家。按林父林母的决定,家里必须供出知识分子,首选林大哥自己拒绝了,所以为了家里的劳动力,父母的养老,林大哥也得安抚着,那剩余就好选了。女孩子首选牺牲的,林慧人家是女主,是龙凤胎。所以林芳必须辍学。而当兵是这个时代的骄傲,还能拿大把的津贴,林建党学习好,那林小弟就该去。可真是,有勤勤恳恳的劳动力,有默默该牺牲的女娃娃,有当兵拿补贴的林小弟,林家供两个知识分子,回头又考了大学争光耀门楣,可真真是,好啊!想想书里可不是么,书中女主林慧,出生贫穷,但坚强努力不放弃,最终考上了大学,做一个飞出农家的金凤凰。',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