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诸公势位至尊,其中不乏有人认为百姓蠢如猪狗,压根就不能明白道理,只需要执法者驱策,听圣人号令即可。而月明不这样想,他将这诸般道理掰开了,揉碎了,生怕有百姓看不懂,一字一句地解释。甚至他没有怀着多少忧国忧民的感伤情绪,仿佛他天然认为这是百姓应该知道的,能够知道的。这多么……简杭心中复杂难言,他此前虽看月明写的书,但并未有多看得起他,甚至在那些士子说酸话的时候,心中亦有些赞同,认为他不过是个蝇营狗苟、哗众取宠之辈。然而这篇文章完全打破了他的看法,告诉他——他才是真正浅薄无知的那个人。仿佛隔空迎来的一巴掌狠狠的拍在脸上。是他想当然了,那些荒诞无稽只是表面,真正的月明大度豁达、远见卓识,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贪财好利!那才说明他不是沽名钓誉的人。简杭继续往下看,这一大篇文章和其他许多小文章连成一整个大板块,被上面标着新闻字样一个大框圈在一起。里面的其他文章,大多与第一篇相似,讲的是一些其他的与朝政相关的内容。可以看出这几篇的作者的笔触有模仿第一篇的痕迹,虽然比较稚嫩,但也有模有样。他翻过一页,打算好好学习别人的长处,心中将这山海报列为必读物,以后定要期期不落的看。——刚才书肆掌柜说了这山海报每旬的三六九日发售。结果翻过一页后,里面的内容大变样,与前面的完全不同,写的都是世家大族捕风捉影的家族秘辛。简杭双目无神,脑子嗡嗡作响,手捏着报纸沉默了。作者很机(鸡)智(贼)地没有指名道姓,含糊其辞地用谐音字代替。但对于一个小时候的第一堂课就是背各家族谱的世家子而言,这份报纸直白的可怕。秘而不宣是世家之间共同的默契,现在被一份小小的报纸全抖出来。简杭的思绪左右拉扯,一边理智地规劝自己偷窥别人私事实非君子所为,一边隐隐激动,止不住地想往报纸上瞥两眼。这、别人都看到了,那他再看几眼也没什么问题吧?简杭自我说服后,心安理得地继续看。……什么?什么叔嫂?他们家不是以家风贞静出名吗?内里原来这么乱的。这说的是田夫子?!没看出来啊,平时训他们的时候声严色厉地,和他夫人原来这么有情趣吗?哦,还是个妻管严呐!简杭觉得自己以后再也不能在上课时上直视田夫子了。……简杭从头到尾翻一遍,发现除了严肃的新闻和不正经的家族秘事外,还有其它比较接地气的民俗故事,坊间传闻,各地的风俗等等不一而足,看得他啧啧称叹。想出报纸这东西的可真是个奇人啊!于此相似的场景在洛阳城各地出现。田夫子拍案怒吼:“无耻竖子!坏我名誉!”郑国公暗自庆幸先前给过谢礼,没有被写上报纸,被洛阳城的所有人知道。更多的是与之无关,看个热闹的老百姓。“先前某还觉得这些大人物的事与咱一介草民没有干系,但看月明大家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息息相关。”“谁不是呢?我还是头一次读懂这些个律法政令讲得是啥。”“我说最近怎么夜里巡逻的武侯,原来是有贼!看来最近得把门看紧了。”“某还当那些大家族有多持重呢,看来这鸡鸣狗盗的事也不少。”山海报一经传阅,便火爆洛阳城,看过的人无不点头赞叹。除了被爆出秘密的部分人。.一座回廊曲折,假山流水,曲径通幽的院子内,正在举行一场宴会。众人推杯换盏,吟诗作对,好不热闹。“妙啊,这诗细细品味,有太玄先生的风范,以周兄之才,怕是下一位诗魁,来,愚弟敬周兄一杯!”有人夸夸其谈地吹捧。那位周兄被他的马屁搔到痒处,心中暗自得意,嘴上谦虚地说,“哪里哪里,贤弟过誉了。”众人笑谈声中,他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周兄,说起来不知那山海书肆怎么样了?月明那厮还在写书吗?”上次文会他们提出的抵制之法不知见效没有。有人发出嘘声,“这么热闹的场合,提它做甚,没我们的支持,肯定早关门歇业了,月明怕不是回家买红薯去喽。”“反正某的友人里,是无人去那山海书肆,也没再听过有谁说过它,定是倒闭了。”“想知道情况还不简单?某早就遣奴仆盯着了。”周兄豪气道。说罢,唤来一小厮问道:“我上次派你盯着那山海书肆,现在怎么样了?”',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