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封皱巴巴的信,是一个不太识字的老婆婆写的,说听了她的书后,才意识到从前错得离谱,后来送了孙女去上学堂,还美滋滋地炫耀,孙女除了第一次拿了甲中,之后每一次都是甲上。一封接着一封,写着她们不能对外人诉说的心事。所以最终她还是决定要做些什么,填满心中的不平。这本书的第一册 ,发售的销量,和读者的反应远比她想象中的要好,算是成功地走出了第一步。她也不求他们,能立刻心平气和地支持和接受,但书籍和文字对人造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他们来不及反应的时候,观念已经悄悄地转变了。她同样看到了那些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章,攻击她的话本写的是无事实依据的胡编乱造,通篇都是违反公序良俗的歪理,对没有学识,不知深浅的百姓会造成不良影响。许乘月抖了抖报纸,嘴角扬起的弧度意味深长,还挺敏锐的,可惜谁会因为一个微不足道的话本而大动干戈呢。走群众路线就是好。群众们不负许乘月的期待,给出的反响很热烈,山海书肆连着好几天挤满了人。到第二册 发售的时日都不见空档,忙得脚不沾地。不同于上本偏向历史类,这本的主角出身低微,来自普通乡下人家,更容易被人接受。且初期描写的基本是日常生活的鸡毛蒜皮,爽点更贴人心,通过科举跨越阶层、一步登天又是所有普通人遥不可及的梦,能从书里得到满足,受欢迎是理所当然的。这本书的影响范围不只在长安和洛阳,还有其他各个州府。在先前,各个州府的书肆主家,接连跑到山海书肆求合作,争取地方印刷和售卖的授权。山海书肆并非来者不拒,对他们各自的店铺进行审查,挑选了一些作风还算不错,诚信经营的店铺。随着售卖市场的扩大,许乘月的话本真正卖遍全国,进入大唐的各个地方,包括但不限于魏州、汴州、扬州、苏州。苏州乃是江南水乡,因这一带水利发达,所以甚为繁华。每次会试中,进士及第者不少祖籍来自于苏州。苏州文气甚重,作为治所的吴郡,当然尤甚,集市中坐落着不少书肆,供文人士子学习之用。吴郡集市中,有一家叫做江枫书肆。来来往往的人络绎不绝,等营业时间过了大半天,人群才稀少下来。一位挑着担子,粗布麻衣,裙裳简朴的妇人腿脚利索地走到书肆门口,将担子往地上一放。细看她的衣裙上有很多补丁,不过针脚细密,看不出来是补的。走进书肆里,她问:“掌柜,最近有新书吗?”掌柜抬头,看见一张饱经风霜的面孔,乌黑的头发中散落着银丝,让她看起来上了年纪。“段娘子,许久不见你来了。”掌柜笑着韩暄,“你可能不知道,我们出了许多新书。”说着,他话音微顿,有些犹豫,“只不过都是话本,或许你不会喜欢。”“没关系,先让我瞧瞧。”段娘子说。“好。”掌柜从书架上拿出几本书,全部递给她,“就是这些。”“这么多?”段娘子颇为诧异,她是书肆的常客,自然知道书店往常印刷的新书不多,毕竟能著书立说的人也少,卖得最多的是一些常用的典籍或者批注。一次出这么多新书实在罕见。她随意地,动作却极为小心地翻了翻,发现著书的竟然都是一个人。只是看到上面的书名,她不由无语凝噎。什么毒妃,发财暴富,飞升成仙,始皇帝哭求,光看名字就觉得不是什么正经书。掌柜看到她的表情,也笑了,“段娘子别看这书名起得莫名其妙,俗不可耐,其中的故事却是别出心裁,构思精巧,值得一读。”段娘子本不打算买,她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一文一厘都挣得辛苦,掌柜却说值得一读,让她犹豫了起来。她翻着书,目光触及到最下面的一本,定住了。上面写着《科举之易钗而弁》。心脏重重地一跳,段娘子抿着微微发白的嘴唇,半晌才说,“好,我买了,这几本都要。”掌柜说了个数,段娘子掏出钱放在柜台上。伸出的手粗糙黑黄,布满粗茧,但洗得干净,甲缝里不留一丝污垢。钱货两讫,段娘子抱着书,放进担子的包袱里包住,那包袱所用的布料竟比她身上穿的衣料还好。她挑起担子,重新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了。书肆里,一位同样来买书的客人,好奇地问,“掌柜,你认识那位娘子?”掌柜点了点头,“是鄙店的常客。”',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