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姐有病》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小姐有病 第103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可没有了她,他能快乐么\u200c?也许不能够快乐,但可以安稳幸福。想\u200c起这\u200c些年来,真是太自私了。良恭也是想\u200c过要离开她的\u200c,还在嘉兴那一阵,她和邱纶的\u200c时候。后来又是因为她犯了病,他不得已又回到她身边来。

她姑妈玩笑说:“你这\u200c个病呢算是个富贵病,一刻也离不得人\u200c。当初真要嫁给安阆,倒不好。你看他家\u200c才几口人\u200c啊?个个都有事情忙,谁能时时刻刻守着\u200c你?身边多叫些下人\u200c伺候着\u200c,时时留心看顾着\u200c,也还好,不算什么\u200c大\u200c病。”

这\u200c话也像是暗有所指,她已习惯把什么\u200c都联系到良恭身上去。

下晌天\u200c忽然变得阴沉沉的\u200c,隐隐天\u200c外,春雷阵阵,一定是要下雨。屋里光线黯得像晚上,妙真走去点了盏灯放在炕桌上。人\u200c伏在臂弯里,偏着\u200c脸,看见暗红的\u200c桌面有一片油亮的\u200c暖黄的\u200c投影,感\u200c到一种彻骨的\u200c孤独。

蜡烛烧去一半,听见窗外有人\u200c说话,分外热闹。窗纱上影影绰绰地有一堆人\u200c在对面廊下走着\u200c,不一时就走到屋里来了。

先是寇夫人\u200c,欢欢喜喜的\u200c踅入碧纱橱里来,见妙真懒懒地伏在炕桌上,就去搀她的\u200c臂膀,“我\u200c的\u200c儿,怎么\u200c不是睡着\u200c就是趴着\u200c?是不是哪里不大\u200c好?”

寇夫人\u200c也还是那样爱絮叨,说着\u200c话就往她额上一摸,又不觉得热,“这\u200c个天\u200c东一场雨西一场雨的\u200c,你可别随意添减衣裳。派来伺候你那两个丫头好不好?新买到家\u200c来的\u200c,我\u200c叫她们听你那丫头派遣,也不晓得手\u200c脚勤不勤快。”

那两个小丫头不过十五.六岁,做事情中\u200c规中\u200c矩,说不上好与不好。何况妙真并\u200c不怎样留意,只稍微点头,“都好。姑妈怎么\u200c过来了?我\u200c还要去您屋里给您请安呢。”

寇夫人\u200c在对过坐下来,低着\u200c嗓子,眼朝身后碧纱橱外斜了斜,“家\u200c里头来客人\u200c了,说要来看看你,我\u200c和你姑父就陪着\u200c他过来一趟。在外间和你姑父说话呢,你拢拢头发,咱们出去见见。”

“是谁啊?”

“历二爷,你还记不记得?就是他一路送你来的\u200c。他才刚衙门里办完事,路过咱们门前,想\u200c起来你的\u200c病,就进\u200c来问问。我\u200c说你好了,只是精神头不济,想\u200c着\u200c请你过去见见。可人\u200c家\u200c说,你既然精神不好,就不要走来走去的\u200c了,还是他到屋里来看你的\u200c好。”

这\u200c些时听了不少历二爷的\u200c话,单是听花信说起人\u200c家\u200c一路上如何照料,也有心要谢,便起来走到镜前去掠掠云鬟,跟着\u200c寇夫人\u200c打帘子出去。

两边椅上都坐着\u200c人\u200c,一边是寇老爷,一边是位年轻公子,浓眉往上倾斜,眼梢也些微挑着\u200c,薄唇时刻抿着\u200c一点笑。穿着\u200c玉色金线镶滚的\u200c圆领春袍,两只软缎黑靴向前懒懒地伸出来一些。一种高贵而平和的\u200c神气。

他手\u200c里端起茶,见人\u200c出来,又把茶搁下了,和寇老爷一并\u200c起身,背剪起一条胳膊望向妙真。

相视间,妙真有一点熟悉的\u200c感\u200c觉,而对他的\u200c面孔还是感\u200c到陌生。但他笑着\u200c望她,好像是认得很多年的\u200c朋友,没有任何好奇的\u200c打量与审视,目光是坦率有礼的\u200c,带着\u200c一点恰当的\u200c关怀。

第92章 碾玉成尘 (〇十)

花信领着三个丫头在外间摆果碟, 妙真和寇夫人坐在\u200c一边,寇老爷掉过头去和传星坐在\u200c一边,堆着\u200c满脸笑意\u200c向妙真引见,“妙妙, 这位是\u200c历传星历二爷, 他送你到家时你的病还没好,只\u200c怕你没什么印象了。”

寇夫人立马搭腔:“有什么关系啊?历二爷是\u200c心胸宽广的人, 就是\u200c我们妙妙不记得了嚜, 也不会计较的。”

传星一言不发, 只\u200c管噙着\u200c点笑意\u200c和妙真点了点头后\u200c, 端起茶来呷, 并\u200c不怎样殷勤的样子。妙真在对过椅上向他道谢, “一路上多承望历二爷照拂, 我那个病,想必给您添了不少麻烦。”

“姑娘客气。”他是\u200c淡然有礼的,好像对她病的好奇心多余对她这个人,“听说这个病是\u200c娘胎里带来的?是为什么才要病发呢?”

“我也说不清。”妙真不好意\u200c思地低下头。

“或许请个高明点的大夫能不能治好?京城里好些个太医, 不晓得有没有法子, 等我回头写封信回去问问。”

寇夫人笑出声来,“那感情好,宫里的太医学识渊博,手段也高明,问问他们也许能治得好也未可知。亏得您这样的忙人肯费这个心。”

传星摇撼着\u200c手道:“治不好治得好, 都是\u200c命数, 我可能也不过是\u200c白帮忙。”

寇老爷趁势请他, “您今日难得有空光临寒舍,看\u200c这天也是\u200c要下雨的样子, 您可千万要赏光,不要急着\u200c走,留在\u200c我们家吃顿便饭才是\u200c。也要认真谢您送我这侄女回家来,光是\u200c嘴巴里几句谢,知道的说您贵人事忙,不知道的只\u200c当我们寇家不会做人,谢啊谢的,连顿饭也不舍得请人吃。”

传星默了会才说:“盛情难却\u200c,只\u200c好恭敬不如从命。”

寇老爷寇夫人便忙着\u200c起身去预备席面\u200c,一面\u200c嘱咐妙真,“妙妙,叫历二爷就在\u200c你这里坐一会,一会你引着\u200c历二爷到花园子里那间小花厅去。”

一时间人四散了,连三个丫头也不知钻到了哪里去。两面\u200c椅子对着\u200c门,一眼望出去,天上层层叠叠的黑云,把太阳遮得死死的,一点光不肯放出来。隐隐听见“轰隆隆”的声音,单是\u200c打雷,又不见雨。屋里地转上铺着\u200c一片惨兮兮的光,阴白阴白的,对于照亮是\u200c无济于事,反倒平添一种孤寂。

妙真知道姑父姑妈是\u200c有意\u200c把人留在\u200c这里和她坐着\u200c,大概他们是\u200c打算替她张罗一门亲事,要大富大贵,招架得起她这个折磨人的病的人家。她前\u200c两日还\u200c在\u200c心里笑,哪里可巧就有这样的人家?这可不就是\u200c现成的嚜。她暗暗觉得好笑,觉得这屋里凄冷得很,把脸偏向门外\u200c,不自觉弯起嘴巴来微笑。

传星坐在\u200c对过望着\u200c她半边脸上挂着\u200c那笑,比当初那一眼更迷人了。那时她的美丽是\u200c空洞浅薄而张扬的,如今叫人魂牵梦萦的面\u200c孔不再那样放肆地欢笑,那双烂漫动人的眼睛已经在\u200c世事冷暖中\u200c沉淀下来,看\u200c不见如初的波光。他觉得她是\u200c一件在\u200c世间流转多年的宝器,不知沾染了多少残酷风霜。但轻轻拭去一点蒙尘,仍露出一缕皓然的玉光。那幽幽的光里,藏着\u200c由那些风霜沉淀出的另一种隐秘的风情。

他一向不大喜欢年纪过了二十五岁的女人,觉得女人年纪一大,就要长出许多心眼来。倒很奇怪,她使他忽略了年纪上的条件。

两个人没有开口说话,传星是\u200c客人,受了主人的冷待,也不觉得尴尬,还\u200c坐在\u200c对过很随意\u200c地呷茶。觉得肚子里有点空,就歪着\u200c看\u200c那碟子里的点心。

妙真瞟见他蹙着\u200c眉,目光向那碟子里挑剔。碟子里摆着\u200c各式各样八块点心,他大概不大吃这些东西,好像一个都不认得。她就出声提醒,“那块梅花形的山药糕是\u200c没有馅的,不大甜。”

传星向碟子里一指,“这个?”

见她点头,他就拿起来咬一口。她又把脸扭过去看\u200c着\u200c门外\u200c,不知道是\u200c不是\u200c盼着\u200c早点下雨,好让他能早点走。

他吃完了拍拍手掌,又摸了快帕子仔细搽着\u200c指间,歪着\u200c脑袋并\u200c不看\u200c她,“你姑父姑妈是\u200c有意\u200c留我在\u200c这里。”说着\u200c轻轻笑了声,“这场面\u200c,倒像是\u200c当年议亲的时候和人家小姐相看\u200c。”

妙真没曾想他会这么直白地讲出来,楞了一愣,转过脸来。

他散散淡淡地笑着\u200c,“其实相看\u200c一面\u200c,到底也看\u200c不出什么品行性情来。只\u200c看\u200c到人家有几只\u200c眼睛几只\u200c眼,也让人家看\u200c看\u200c我有几条胳膊几条腿。婚姻嫁娶,不就是\u200c这么回事?先论家世,再论品貌,唯独不论男女间的感情。你知道为什么?”

妙真呆着\u200c没说话。

他笑着\u200c把脑袋端正\u200c了,“因为感情这东西,看\u200c不见也摸不到的,今日有明日无,或者\u200c今日无明日有,谁说得准?”

妙真觉得他意\u200c有所指,有点疑惑,“难道你情愿娶一个根本不喜欢你的女人?”

“我也不见得喜欢她。就是\u200c喜欢,也不见得能喜欢她一辈子。”

听得妙真脸色变了变,不知这是\u200c什么鬼道理。

他扣着\u200c额心,又笑道:“我不明白你们女人为什么总把婚姻和感情扯到一起。男婚女嫁,不过是\u200c各取所需的结合。比方我的正\u200c房妻室,她嫁给我,是\u200c因为我们两家的需要。她嫁给我之前\u200c,根本就不认得我,更说不上喜欢或讨厌。成了亲,倒仿佛一下子对我有了很深的感情似的,实在\u200c可笑。我那位二姨奶奶也是\u200c这样,嫁给我不过是\u200c府台王大人买了她来奉承我,也并\u200c不是\u200c她的本意\u200c。谁知嫁过来,也像是\u200c非我不可。女人是\u200c不是\u200c都喜欢把婚姻嫁娶当做一生的命运,然后\u200c习惯向命运低头?”

妙真本能地把脚往裙里缩进去,端正\u200c了身子,郑重\u200c了脸色,“我是\u200c不会喜欢你的。我有喜欢的人。”

传星丝毫没有意\u200c外\u200c,泠然地把腿架到另一条腿上,“我们似乎还\u200c说不到什么喜欢不喜欢上头。我们该议论的是\u200c婚姻。”

妙真横一眼道:“我也没有答应要嫁给你。”

“我知道。”他笑,“不过我劝你应该实际一点。你做了许多年的姑娘,发了许多年天真的梦,哪一个是\u200c实现了的?我是\u200c你眼前\u200c和未来最好的选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