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在废土建公厕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5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所以双更什么的做不到了,没那个奋发的劲了,在这里磕个头,然后大家一定要保护好牙齿呀,补牙齿真的很贵

第82章

晏曦抵达首都的时候, 是傍晚了。

上辈子她来过首都,但是在几年后,当时首都已经是七分内城、三分中城、零零落落是外城的布局了。

内城占了十分之七的土地, 住着数量最少但有权有势的人。

中城占了十分之三的土地, 人口却比内城多多了, 人们住得很密集。不密集不行啊, 地方就那么点,不想去外城,又进不了内城, 那就只能挤着了, 然后大家又都很穷,没什么生活物资。所以有句话说,中城密密贫如狗。

至于说外城, 其实外城并不被算在基地的面积里面,因为,外城以外,再没有正式的城墙。

虽然怪物可以从任何地方冒出来, 哪怕是最有权有势的人, 都不能保证睡到半夜,自己的床底下不会冒出来一只怪物,城墙这个东西好像没什么意义。

但从末世第二年起,人祸频发, 到那时,城墙这个东西, 还是很要紧的。

没有被城墙保护着的外城, 自然就被列在真正的基地区域以外。

但人们还是要聚集在这个地方, 因为, 首都基地里面,有不止一个游戏商城,人们需要靠着跟游戏商城做交易,获取到稀少的赖以生存的生活物资。

所以,没有纪律、没有约束的外城,住着无数鱼龙混杂的人,冒出怪物时,一死一大群人,发生冲突时,一死一大群人,严寒或者酷暑时,依然是一死一大群。

所以当时有句玩笑话,总结了整个基地的现状:内城疏阔贵人多、中城密密贫如狗、外城一死一大箩。

可是如今来到首都,却完全看不到当时的一丁点影子。

路上人来车往,非常热闹繁华。

一辆一辆的大卡车,车上装得要么是各种要去回收的垃圾,要么就是各种从公厕买来的物资,还有一辆辆罐装车,里面装的都是水。

人们穿的衣服,乍一看和末世前也没什么区别,五颜六色,各种款式,真要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运动服和耐脏耐磨损的衣服比例高了。

路上隔个几公里,以及每到一个大路口,都设有关卡,进首都的人和车辆都要做好几重登记,晏曦身份证和一卡通都不缺,登记上没有任何问题。

虽然她的一卡通被她弄成了普通卡,但看开卡日期和地址,也能知道是“元老卡”了,所以更没问题了。

甚至,在这里,开卡的公厕号越小,仿佛这张卡含金量就越高。

反正工作人员看到她的开卡公厕号是001,那神情,就有种看稀奇和肃然起敬的感觉。

“这边过去就能看到公交站牌,两元投币。”

工作人员很客气地跟她说。

晏曦道了谢,来到公交站牌下,看着上面的班次。

途径这里的,只有一班车,去的是18号公厕公交总站。在那里可以换乘其他班车,去往其他公厕或者其他地点。

首都目前一共只有17座公厕,这里的18号公厕,指的也是公厕编号。

首都的第一座公厕,实际上是【018】号公厕。

其实本地人还是习惯性叫做第一公厕,但因为每天都有外来的人,为了让人们有直观认识,书面上还是用018号公厕指代。

晏曦等了一会儿,车子就来了。

和末世前的大巴很像,准确地说,几乎是一模一样,这车本来就是用许多废弃的大巴拼凑重造出来的。

车上没有售票员,每个人自动投币,全程2元。

晏曦拿出两个1元硬币投进去,然后找了个位置坐下。

车上人不算多,但很快,就渐渐多起来了,几个站之后,就有十来个人得站着了。到这时车子就不再上客了。

晏曦觉得,这应该是担心人站得太满,发生紧急情况不好反应。

二十多分钟后,道路两旁开始出现农田,大片大片的金色光罩罩在大地上,光罩里是许多劳作的人,而田地里种着的,左边是小麦,右边是红薯。

还有几辆水车开进田里,人们拉长了水管,从车上接水浇地。

“这是吸雾器工厂的集体农田吧?”有人问。

有人满是羡慕地回道:“是啊,他们工厂申请到了集体农田,这边是种主粮的,还有一块地和这边不挨着,和工厂挨着,是专门种菜的,所以吸雾器工厂的伙食可好了,顿顿都有新鲜蔬菜吃。”

现在吸雾器工厂已经不是秘密了,不少人都知道,那个第一大工厂是生产吸雾器外壳零件的。

又有人说:“我们工厂就没有这样的待遇,根本申请不到集体田地,不过我们厂子效益好,工资挺高的,可以自己拿钱去买菜。”

“哎呦,现在菜贵啊。”

“嘿嘿,我家六口人,租到了42平田,光靠卖菜,也能赚不少。”

“一个人能租到7平,你赶上好时候了啊,最新的八个公厕的农田,每个人只给租四平。”

“还是当工人好,虽然当了工人就不能租田了,但拿工资稳定啊。”

一车的人七嘴八舌地聊着天,晏曦听着,也觉得挺有意思的。

很快,公交总站到了。

人们下车。

站里头还有好几路车。',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