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之人除了沈佑去参加县试去过县里,其余人却是从来没有去过的。因此,听到要去县里卖,顿时有些踌躇。县里倒是不远,坐牛车去的话,一个时辰就到了,但从来没去过的地方,他们心头自然很是惶恐。“这个桃花糕,我打算做个盒子来装,一盒装十二个,卖一百文。”刚才说去县里,三个女人是惊讶的话,现在听到十二块糕点就要卖一百文,那三个女人就是震惊了。沈碧嫁的孙家开的孙记糕点铺就是镇子上最出名的糕点铺了,他们最出名的糕点是茯苓糕,一包也是十二块,卖二十文,这在寻常的庄户人家来说,那就是天价,就算是过年都不会舍得买的。天下初定,也才太平两三年,前面还四处是盗匪,洪灾,蝗灾,旱灾。好在当今天子勤政爱民,这几年降了赋税,鼓励生产,日子才慢慢好过了起来。而沈佑所处的这个淮洲,也是个极偏远的地方了,富人是有,但更多的还是奔波在温饱路上的贫苦百姓。这样的时局之下,糙米也才两文一斤,二十文都能买十斤糙米了,够家人吃好几天呢。所以,那糕点也就是镇子上有些富裕人家偶尔买来吃吃的。对于庄户人家,那是不敢想的。如今沈佑倒好,竟然提出了一百文,更是天价。“所以去县里卖,去书院门口卖。”喜鹊登枝可是好的兆头,喜事临门之意。县试临近,县里书院的书生很多家里是不缺钱的,就为了买个好兆头也值啊。秦氏和两个女儿还是觉得不妥当,但沈佑是家里唯一的男丁,说话素来是分量重的,最后都依了他。次日,沈佑则是专心做装糕点的盒子,而秦氏母女三人则是做足三十六盒桃花糕,取六六大顺之意。沈佑也就是凭个创意赚个新鲜钱,先解决了如今家里窘困的燃眉之急再说,后面的事情再慢慢计划就是。为了尽量减少成本,沈佑包装材料选择了竹子。在桃溪村旁边的半山坡上有一片小竹林,沈佑就去那里砍了一些竹子回来。他打算编竹篮来装。当然,编竹篮这种手巧的活计,沈佑是干不来的。所以,沈佑就设计了样式,然后由秦氏带着沈碧和沈绿来编。沈绿用细细的青色竹篾编成了一个带盖子的圆形竹盒,在竹盒之上,沈佑用刻刀刻了喜鹊登枝的图案。桃花糕上的缩小版喜鹊登枝是精巧可爱的话,那么在竹盒之上,因为版面足够的话,其上的喜鹊登枝就是灵气逼人,意境悠远了。沈佑看了看,犹觉得不够,又带着沈绿去山上采摘了一些野草野花,搭配着在竹盒的角落进行了艺术性的插花。顿时,这个盒子说不出的雅致好看。秦氏和沈碧沈绿三人都看呆了。“若是我有足够的银子,我愿意买这样一盒桃花糕的。不论是糕点还是装的盒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此时,三人倒是对这一百文的桃花糕有了些信心。沈佑看着最后的成品,心头却是暗暗叹了一口气,他的画作,在现代那也是十万起步的。到了这古代倒好,竟然沦为了插画一般的存在。算了,不多想了,形势比人强,好好活着,让身边的人活好,是最重要的。三十六盒桃花糕已经做好,也计划好了,明日一早由秦氏和沈佑一起去县城里贩卖。到了晚上,沈佑虽然睡不习惯床,但翻了几下,也慢慢睡着了。倒是秦氏睡不着了,她犹然觉得不真实。“娘,你是不是在想小佑的事情?”旁边传来了沈碧的声音。因为担心沈碧想不开,所以晚上都是秦氏带着沈碧一起睡的。看到沈碧也没睡,秦氏就转过身子,和沈碧面对面,道:“你说小佑真的不想读书了吗?”前几日,沈佑还为了读书通宵达旦,简直拼了命一般,结果还得了风寒。谁知一场风寒好了,沈佑整个人都变了。变得懂事了,但却是不再碰书本了。“要是桃花糕好卖,有了银钱,小佑不管想不想读书,都会好过一些的。”沈碧轻声道。秦氏听了,也只能先睡觉了,说到底还是因为家里太穷了。要是家财万贯,唯一的儿子想读书,就算没有任何功名,她也愿意供儿子读一辈子的书。第4章次日,天才蒙蒙亮,沈佑一家四口就起来忙活了。他们要先花费半个时辰去秦氏娘家的村子小秦庄,去那里坐牛车。小秦庄里有一户人家装门做骡车生意的,相邻七八个村子的人有去镇上或是县城都会去小秦庄坐车。前日沈佑和秦氏去镇上孙家借钱,也是坐的那辆车。若是单靠双腿走的话,到镇子上要走一个时辰。去县城里那就更远了,得走三个时辰。',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