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七零:不慌,我有千亿物资!+番外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7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不让他们被人群冲散,紧紧跟着黎景和的脚步,终于来到了火车站的外面。三轮车,自行车一排一排,等着需要的客人。临城这座城市在将来会是重点发展城市,现在的样子还是很老旧。一辆黑色的小轿车在一堆人面前鹤立鸡群,引人注目。四人在一众人好奇羡慕的眼神中上了车。司机一踩油门,车渐渐远离了喧闹嘈杂的火车站。轿车内窄小的空间,车后面坐着左边坐着顾清中间是宋铭御再旁边就是袁和熙。他歪头看向旁边在大城市里依旧很平静的两人,笑着介绍:“两位同志,这里就是临城的城中心了,十分钟就会到目的地。”实在是刚刚一路上这两个人都异常淡定,没有农村娃出省城的兴奋和激动,让袁和熙总想看看他们惊讶的表情。宋铭御两人点点头。“那些就是筒子楼了。”只见窗外是逐渐倒退的风景,渐渐进入了居民区。一层一层密密麻麻的房屋构建,一栋四五层,年代感十足,很旧,莫名透着一股复古的沧桑。“地方真大。”对比农村的平房肯定大。顾清悠有些感慨,谁能想到这样的地方在未来的几十年后会寸土寸金。车渐渐驶入了一个小巷子里,慢慢看不见后面一栋栋的筒子楼。车穿过巷子面进入了一个无人的森林,最后在一个工厂门前停下。周围是茂盛的树木,树叶斑驳的影子,地上的枯枝枯叶随风飘动。他们下车后被袁和熙两人引着进入了工厂里面。在工厂的南边,就是农田的研究所,前面的区域有各种各样的区间,研究不同的地方。最初对于顾清悠和宋铭御两个从农村出来的年轻人,其余已经有三四十岁的研究人员,非常的不解,甚至有些不满意。要黎主任亲自请了这两个人回来,直到晚上他公布了他们得到的12号水稻就是这两个年轻人研究出来的,震惊到骇然。第113章 高考恢复了现在这个水稻初步检测的亩产量可高达三千斤,具体还需要实际验证,这却需要时间了。这时候全国各地各大人口密集的地方已经开始运用杂交水稻,同一时间在这所临城的研究所里后山的一亩田上种下了他们一个月内呕心沥血培育出来的幼苗。只等十月份公布数据再实行推广,这一项目许多人都盯着。这段时间,顾清悠和宋铭御很忙,他们来到了这里,被周围的气氛所感染。每一个人都极力的培育各种可以增加产量的植物幼苗,其他的研究人员对他们的态度很好,有问必答,慢慢发现他们会的东西很多。对宋铭御两人的态度就不是对待年轻人了,把他们放到了同样高的位置对待。渐渐融入了其中。顾清悠的独特想法,和宋铭御的稳重实力,慢慢影响着每一个发展的方向。他们高强度的研究水平,从六月份到十月份在众研究员的配合下。新研究的玉米幼苗初步检测亩产量达一千五百斤,比原来上升了两倍。而红薯的幼苗初步检测亩产量达五千斤,比原来上升了二点五倍等等。还有各种蔬菜的培育,渐渐他们俩获得了很高的评价。混的风生水起,升职加薪,宿舍越来越好。黎景和对于挖到这两个宝不知道多高兴,袁和熙偶尔会来参观一下进度,每一次都是满口赞赏,内心感谢秦老,感谢自己相信了秦老。十月份中旬,让大家等了四个多月最关注的十二号水稻终于成熟。割禾苗,打禾苗,晒谷,最后一步称谷。研究员加上其余的一些工人三十多个人围在后山的水田边就地称谷。每个人的心情激动又紧张。最终的结果是在这里一张普通的水田亩产量都可高达四千五百多斤,要是在良田可能会更高。这一消息出来,所有人兴奋的大声尖叫。“有救了!农民不用再挨饿干活了!”“同志谢谢你们!你们拯救的是无数骨瘦如柴的子民!”顾清悠和宋铭御站在边缘上被一个个中年男女道谢,谦虚微笑。“为国家效力是我们的荣幸!”这一消息出来立刻上上面上报,研究报告打出来直接被数十人保护带走,培育幼苗成了各大研究所的重中之重。希望早日可以让所有人吃饱,饱饭解决了才有力气发展其他!才上报没几天。这天外面却炸开了锅,无数人颤抖着手拿着手上的报纸。上面两大标题占据了整张报纸的图板。一列是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并透露在本年度的高考将于一个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