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终日游荡+番外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7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方修时笑了,他点点头:“明年春天,留个联系方式吧,到时候给你寄邀请函。”张齐抽出一张明信片,坐在小板凳上写自己的地址、电话,方修时突然又说了一句——“你看,我们长大了,不用听我爸的话,我可以自己决定邀请谁。”带着一丝幼稚的、赌气的意味。张齐轻笑一声,把明信片递给对方。童年的蛋壳在某个不知名的时刻,悄悄碎裂。第41章 方修时番外:蛋壳之外(下)方修时第一次独自坐公交车,是在高三的某个冬夜。他刚结束一天的期末考试,便马不停蹄地赶往医院,照顾住院的妈妈。爸爸那天异常疲惫,竟同意让方修时一个人坐车回家。或许是因为明天还有考试而爸爸抽不开身送他回家,或许是因为妈妈跟爸爸劝说过什么,或许是因为,他已经十八岁了,妈妈的病让爸爸意识到,他已经长大了。临近末班的公交车上没什么人,方修时走向后排靠窗的位置,独处的空气很清新,他慵懒地后仰,眯着眼睡觉。车子停下,上来几个人,他隐隐感觉到有人走到自己身边。林晓筝惊讶的声音传来,女生坐到他身后。要不是周六在快餐店聚过,方修时觉得自己永远不会和林晓筝有过多交集。高一,妈妈邀请学校里主持人社的学生来家里吃饭,选拔在即,妈妈不希望没被选上的学生太难过。听妈妈提起过她的最终人选,比较适合的有三个人,岑檐,蒋妤桐,林晓筝。都是方修时不太认识的人,除了蒋妤桐。蒋妤桐的家里人也是三中的老师,蒋老师带着她和自己一家子一起吃了几次饭。那几次饭局上,蒋妤桐明明还是个小姑娘,却总在刚进门时,尽数展现她的懂事,把妈妈哄得很开心。很熟练的官腔和姿态,本来方修时还有点嗤之以鼻,觉得她表现得未免太明显,可是开始吃饭后,主场成了蒋老师的,蒋妤桐便安静下来。甚至有点不知所措,全场就他俩全程坐着,眼神不知道该往哪儿放,偶尔对视,又迅速闪回视线。在学校里从没有交集的两个人,放学后脱下校服,被迫尴尬地坐着。方修时这时候察觉到,这个叫蒋妤桐的女生,或许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但在学校里,方修时还是对蒋妤桐敬而远之,总是有好几个人一直跟在她身后,跟排队似的。后来不知怎的,蒋妤桐刚被选上,培训刚结束,却又主动卸任,自己家里也再没跟她家一起吃过饭。卸任的蒋妤桐像个没事人,却急坏了妈妈。其实林晓筝的音色更好些,但是她要上补习班,没怎么参加社团的培训,妈妈也很为难。好在社员们都很宽容,大家明白音乐老师的不容易,一致认为林晓筝的音色的确更适合广播,推举了她。林晓筝也答应,这段补习班最忙的时候过去,会补上之前的培训。高一的冬天,林晓筝每周周末都会去音乐老师家里补培训。但她没见过家里的方修时,在学校里,除了蒋妤桐,没学生知道方修时和音乐老师的关系。况且,林晓筝也没有什么非要认识一下音乐老师儿子的必要。音乐老师让林晓筝每周自己选三首诗来读。“你别看诗短,但一首诗能涵盖的情绪是很多变的,而且很考验断句和重音把握。”方修时在房间里写作业,妈妈和林晓筝在客厅里练习。“月亮夫人。水银打碎了吗?不是。谁家的少年,把灯笼点燃?只需一只蝴蝶,就足以将你熄灭。噤声……但是真有可能!月亮,就是那只萤火虫。”女生的声音隔着一扇门,却清晰有力地传入方修时的房间。这是林晓筝最喜欢的一首诗,方修时打开浏览器,敲下键盘,搜索着那一句——“只需一只蝴蝶,就足以将你熄灭。”诗的作者是洛尔迦,出自《反映》。习惯了林晓筝每个周末都来家里念诗、读文章的日子,好像有什么在敲打方修时身旁的蛋壳。直到有一天,林晓筝补完了之前的培训,没有过来。方修时顿时觉得家里安静得可怕,他走出房间,保姆放了一天的假,妈妈正在厨房里做午饭。“作业写完了吗?”“还没,我下午再写,现在来帮帮忙。”“也好,反正今天你爸不在家吃饭。”中午吃饭,方修时终究没忍住,提起林晓筝。“她啊,她的培训已经结束了,没什么特殊情况应该不会单独来了。”妈妈夹了一筷子菜给方修时,“怎么?你希望她每周都来?”',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