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后,和校草上清大+番外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5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等发了消息过了一会儿,闻年才慢慢反应过来自己的这种下意识行为。闻年隐隐觉得有点不对,但消息无法撤回,事情无法更改,闻年就随他去了。奇怪的是,一天过去了,闻年没有收到任何回复。第二天,闻年还是没有收到任何回复,闻年终于觉得有一点不对劲了。闻年不是为了何栩不回消息而生气,他只是觉得这种走向有点奇怪。何栩有点奇怪。已经很久了,闻年又突然觉得何栩有点奇怪。但闻年还是没明白这种奇怪。那条消息一直没有回复。闻年没有在这件事上沉湎太久,他有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而且最近梁语缠他缠得紧,总是用各种理由来见面。他们是同一个学院的,在上学期的电子技术课上认识。但他们不是同一个班级,之前闻年就对梁语有所耳闻了,年级前五里,他总是能占据一席。他们计院算是一个超级大院,本科教学并不细划分方向,大家都是共同学习基础课程。但由于教学计划下,除了必修科目,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所以有意深造的学生会侧重不同的方向。而闻年侧重在于机器人开发,梁语侧重于智能芯片开发。听说Intel和中通已经对他发出了实习邀约,梁语最近也在跟着业内大拿清华硕导梁小川的项目。说实在的,闻年很欣赏梁语,虽然他们的方向不同,但是基础一致。而且上次的电子技术实践里,闻年也充分见识过了梁语的细致不苟以及强横能力。梁语看起来很斯文,气质很温和,但当他们面对电路设计思路有分歧时,梁语并不会盲从。他会先仔细聆听闻年的想法,然后再提出自己的构想,然后比较两个人的分歧,以及解决办法。这种很折中的方式,闻年很受用,他们常常在讨论自己的思路中,结合两个人的思路,拓展出新思路,有时候闻年觉得和梁语合作是一加一大于二的。梁语坚持但不顽固,他有自己的想法,而且会去阐述他的思路,并且思路中总有新颖点。闻年是喜欢和梁语合作的。闻年也很欣赏梁语。梁语也很欣赏闻年,他从大一就已经注意到了闻年,入学第一名,而且每次考试都是雷打不动的第一,专业能力毋庸置疑。但他们不在一个班级,也不在一个寝室,平时并没有什么来往。所以梁语总是只闻其名不识其人,真正的契机在大二下的一门课,很巧合的他们在同一门课上。梁语之前也见过几次闻年,长得的确又高又帅。以梁语纵横国内外的眼光来说,闻年没有混血儿的高挺轮廓,但有着一派严谨又松弛的风度。梁语觉得闻年的气质是很矛盾的,看起来有点严肃,不笑的时候高不可攀,但待人接物又极有礼貌,他的眼神里是低调的温和。当他们坐在同一个教室里上课,有时候梁语只和闻年隔了两三个人。梁语被近距离的闻年冲击到了,闻年身上有种干净清新的气质,老师点到他名时,站起来不急不缓,回答问题也是进退得宜。梁语觉得闻年好像没有锋芒,又好像所有锋芒被收敛,压缩成了一种深邃。这很迷人。梁语很早就想认识他了,直到他们被分到同一个小组。梁语觉得是上天的眷顾,又是上天的安排,他们才能选中同一门课,又在同一个小组。在和闻年的相处里,梁语越发被闻年折服。闻年的确是专业功底深厚,但并不以此独断专行,虽然是小组长,但总是汲取大家的意见。他们的小组氛围是很意外的和谐,大家都在项目里有所收获,这是梁语最开始没想到的。梁语真正明确自己的心意是在闻年所在的基地里。电子技术课被安排在上午第二节,下了课就是午饭时间,梁语和闻年一起合作,很快就熟稔起来了,总是顺便一起去吃饭。平时他们吃了饭就在食堂分开了,但梁语实在是想和闻年多接触接触,所以在往食堂外走的时候,梁语闲话一般地问:“闻年,你下午有课吗?”“嗯?”闻年停顿了一下接着说“没课。”梁语眼睛亮了一下:“没课那你去自习吗?”闻年听出梁语的言外之意,他只是简单地说出了自己的安排:“下午我要去AI基地,有一些收尾工作还没完成。”梁语也不失落,接着话说:“AI基地?那是什么?”闻年解释着:“一个社团,做AI的。”“原来是一个社团。”梁语带一点好奇地说:“我下午也没课,可以去看看吗?我也有点感兴趣。”',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