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成宠妃死对头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穿成宠妃死对头 第29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邓太后只觉得当年那一幕,在眼前恍惚。

“先帝跪在你祖母病榻前说:朕富有春秋,来日方长,九儿年仅五岁,未辨贤愚,如若将来朕心意有变,今日许氏岂不枉死。”

“先帝一个从不敢在你祖母面前高声说话的人,那是他对你祖母屈指可数的违逆,孤不忍他们母子僵持不下,所以,孤答应姑母,会看着先帝,不让他违背祖制。”

“待到你十三岁那年,朝野催着先帝立储,以固国本,先帝想立你为太子,却也想保下你阿娘的性命,于是孤想了个法子让你阿娘知晓,根据祖制,只有她死了,你才能被立为太子,你阿娘很果决,找先帝确认后,毫不犹豫地直接赴死,自从你阿娘死后,先帝瞬间老了十岁不止,身体也跟着垮了,一日不如一日……”

“太后说够了。”皇上突然吼出了声,额上青筋浮现,目光阴冷狠绝地盯着对方,“太后做这些的时候,难道没想过,邓氏的以后吗?”

“孤不做这些,陛下难道会放过邓家,去年正月,孤离宫前,陛下曾答应过孤,只要孤自请离宫,不干涉后宫及朝政,将概不无追究邓家,但陛下是怎么对邓家的,孤刚离宫,陛下就夺了邓家两个公爵,一年之内夺爵申斥者六人,罢官四十一人,陛下何曾给过邓家后路。”邓太后控诉道。

“太后是真为了那些人鸣不平?还是为了你自己?太后自己清楚,你永远学不来祖母。”

皇上咬牙切齿道,当初太子死时,太后想让大郎做太子,想弄死大郎生母邓淑妃,谋事不密,让邓淑妃先下手为强,釜底抽薪,邓淑妃先弄死了大郎,不说大郎枉死在邓家这对愚蠢的姑侄手中,但凡想染指他权力的人,他又怎么可能放过。

皇上担心自己怒不可遏之下,当场了结对方,转身往外走,走到门口时,忽地回头,“对了,朕今日过来前,北衙禁军已围了永兴坊与安兴坊,由中书令谢无牵头审查平阳侯和新宁侯密谋造反,等案子一结,朕会废了你太后之位。”

邓太后一脸震惊,不敢相信,两眼瞪得铜铃大,再没有以往的温良谦和,威胁道:“你敢废掉孤,你就不怕后代史官会怎么看待你,国朝以孝治天下,孤是先帝皇后,你的嫡母。”

“朕自是不敢,但父皇给中书令谢无留了道密旨,若将来邓氏有不轨,太后则不堪为国母,可一并废为庶人,不入皇陵。”

“不可能,你说谎,”

邓太后大喊大叫,情绪突然变得特别激动,“先帝那么温和的一个人,不可能这么对我,我入宫后,温良谦卑十五年,表哥不能这么对我,他答应过姑母,不会废我皇后之位……”整个人似陷入了癫狂一般,站起身,要冲过来抓住皇上,让皇上改口。

皇上疑惑于邓太后的激烈反应,比听到邓家被围被查还要强烈,怀疑对方要装疯,却只看了一眼,便已退出了屋子,早在去年正月时,邓太后在他眼中,便是个死人了,装疯也无用。

不顾邓太后在身后叫嚣,皇上朝中庭喊了声杨新,“即日起,封死这间禅房。”临走时,又吩咐杨新一句,“有机会问问她,前年太子的死,和她有没有关系。”

作者有话说:

大肥章了~

第40章 吃瓜群众

太子死时七岁。

虽说孩子容易夭折, 但七岁已经算站稳了,却没能熬过一场风寒,国失储君, 皇上是痛惜远远大过于伤心。

太子是他第二个儿子, 是元配妻子阎氏所生。

阎氏是父皇为他所聘的第一任太子妃,出自书香门第,官宦世家。

不同于国朝前几代皇后,皆出自开国功臣勋贵之后, 父皇因为皇祖母的缘故,给他选太子妃时, 直接撇开了功臣宿将之女, 又特意问过他想要什么样的太子妃,他提了两个条件:容色绝代, 性格温婉。

父皇听了, 当场气笑了,直骂他胡闹。

却又顺了他的意,与邓太后一起挑了阎氏, 阎氏的曾祖父为经学大家,祖父曾为太子太傅,父亲是礼部侍郎, 更兼本人姿容昳丽,性格柔顺,东宫近两载,夫妻间别说争吵, 连脸红都没有过。

只是不料, 阎氏生太子时会难产而亡。

阎氏死的时候, 他有些伤心, 倒是父皇抱着刚出生的二郎,说他是有个福运的,比皇祖父、比父皇都有运道,有元配嫡子的完美继承人,又不用担心母氏弄权。

父皇是真的让皇祖母给吓怕了。

父皇见他真伤心,便有些后悔给他选了容貌出众的阎氏,所以一年后,给他重新选继妃时,挑了容貌寻常,同样出身诗书大家的刘氏,其祖父为太常寺寺卿,刘家素来以闺门严谨著称于世。

刘氏确实很贤惠,如父皇期许的那般,是个贤内助,比阎氏还胜一筹。

至于他当初要求太子妃性格温婉,则是受了邓太后的影响,邓太后在父皇宫中,正如邓太后自己说的,入宫后温良谦卑十五年,事事以父皇为主,听话省心,为人和气,他打小没见过她生气。

直到去年正月,邓庶人害死大郎的事发,邓太后在太子死后,想通过谋立大郎为太子的密谋披露出来,他震惊万分,无法相信。

所谓的温良谦和,皆是表相。

邓太后的野心竟比皇祖母还大,只是她没有皇祖母的先天条件与名份。

他不敢再让她留在宫中。

只是依旧没能避免卫氏那个蠢货入套,害了三郎,阿颜……差一点,就差一点………纵然他喊了她十五年母后,但这样的人,他如何敢再留她性命。

——

平阳侯邓钦与新宁侯邓翔密谋造反一案,经中书省门下省并会同三司审查后,邓钦和邓翔被立即削去官职与爵位,流徙黔州,此案受牵连者达三百余人,或被夺爵,或被免官。

所抄没巨额家产,相于国库三年财政收入总和。

朝廷震动,天下哗然,紧接着,弹劾邓氏不法之事的谏疏,如雪片般飞向御史台阁,一时间,风起云涌,所有人都恨不得与邓氏划清界限,免得祸及自身。

不同于前朝,朝堂上对邓氏的清查如火如荼,后宫则显得平静许多。

除了最开始,刘皇后把邓家的几位诰命夫人及三位公主强留在凤仪宫两日,惹得两位公主的不满外,次日黄昏,随着邓家家眷的出宫,宫里再没多少人关注起这件事,当然,很大程度上是刘皇后已提前清洗过一遍后宫的宫人内侍。

到如今,前朝与内廷,消息并不流通。

芙华宫中的朱颜,不关心这些,甚至没向曲姑打听,倒是忽然有一天,听着儿子田田念叨,他和三哥哥有好些天没见到父皇了。

朱颜扭头望向曲姑。

倒是曲姑立即反应过来,“皇上有小半个月没来后宫了,刑恩最近也没过来,听说是乾元殿那边很忙。”

朱颜只好安慰儿子,“等你父皇忙过这阵子,必定会让刑公公来接你和你三哥哥去乾元殿的。”说完,不放心地叮嘱儿子,“你可不许私自跑去乾元殿。”

“阿娘怎么和三哥哥说一样的话。”张稷双手抱住阿娘脖子撒娇,翘嘴嘟囔道,他想跑去乾元殿,可惜三哥哥胆子太小不敢去,还拉着他不让他去,说是父皇最近很生气,砍了好多人。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