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酒厂是乔三哥乔卫东在管理。具体哪位哥哥负责哪个厂子,这都是三位哥哥自己商量决定的,乔珍珍和乔老爹他们都没插手。乔三哥之所以选了这个酒厂,也是因为他媳妇赵素芬娘家的舅老爷在市里的酒厂干过,厂里现在的几个老师傅也是这位舅老爷帮忙请过来的。目前酒厂的主打产品就一种,那就是米酒,这个出酒快,而且口感好,最重要的是价格不是很贵,能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但这只是前期计划,既然是酒厂,还是需要酿制有代表性的高度白酒才行。乔珍珍也给乔三哥买了不少这方面的书籍,还给厂里置办了很多设备,可以说,三个厂子,前期投入最多的就是这个酒厂了,但,出效益最慢的也是这个酒厂。不过,乔珍珍不着急,她对这个酒厂还是很有信心的。乔珍珍还打算推出一款药酒,比如人参酒、虫草酒之类的,空间里还是有很多库存的,只不过怎么安全地拿出来不引起注意,就需要想想办法了。目前的酒类市场,还没有谁正式推出过药酒,乔珍珍相信,只要他们能够弄出来,各大商场或供销社绝对抢着要。乔珍珍便把这个想法跟大家说了,主要还是跟乔三哥说,毕竟他现在是酒厂的厂长。“三哥,药酒的原材料,我去想办法,你就负责接下来的事情,如果做得好的话,咱们酒厂将会享誉全国,甚至出口也不是不可能。”“小妹,真的吗?你放心,我肯定好好干,绝对不会给你丢脸。”乔三哥一脸的斗志昂扬。之前厂子开业的时候,苏镇长特地过来了,重点看了乔大哥的辣椒厂,因为乔氏辣椒酱是能出口创汇的,这是板上钉钉的事,不说他们长丰镇,就是市里,那都是独一份。而现在国家正是鼓励出口创汇的时候,苏红军将这个事情报到了上面,得到了上面的大力支持和表扬。他这个新上任的镇长,总算是在同仁面前硬气了一回。于是,在长丰辣椒厂刚开业的第一天,镇政府就给乔大哥做了一面锦旗,报社的人还来拍了照,写了一篇报道。那张报纸现在就挂在乔家老宅的堂屋里,跟之前乔珍珍定制的相框一样,用玻璃框单独装订好,供所有来访的人观看。红旗大队的人几乎都跑去看过。虽然报道里也有提乔二哥的副食加工厂和乔三哥的酒厂,但是单独拍了照片的只有乔大哥。而且现在的人还有很多是不识字的,就算识字,报纸上的字也不够大,挂在墙上看不清楚,但照片就不一样了,第一眼就能看得到,也看得懂上面的人是谁。乔大哥竟然成了乔家第一个上报纸的人,可把大家给羡慕坏了。乔大哥自己也没想到,他还能有这一天,出去办事的时候都觉得底气足了一些。现在乔珍珍说酒厂也有希望出口,乔三哥就心想,那是不是说他也能上报纸了,也能被挂在堂屋里了。为了这个,乔三哥决定把小妹买给他的那些书好好看一看,争取全部背下来,我就不信,我都这么努力了,还能搞不好!乔珍珍:......挂在堂屋?三哥,你发现没,这话是不是有哪里怪怪的?第44章 44、第一制药厂宋瑾带着许工和赵工两人在省机械厂忙活了两天, 就回到了长丰辣椒厂,乔珍珍还想让他帮忙看看副食厂那边能不能也弄条半自动化的流水线出来。乔珍珍虽然没做过面条什么的,但是上辈子在电视广告里见过那种家用面条机, 看着似乎挺简单的,那么他们工厂批量生产应该也可以实现机械半自动化。这也是为了保证品质,提高效率,虽然手工做的看着也挺不错的,毕竟能出来干活的,都是老手艺人了, 但人工产量有限, 根本达不到乔珍珍的预期。乔二哥也明白这个道理,而且看乔大哥和乔三哥那边搞得如火如荼,就他这边感觉慢条斯理的, 他心里也有点急, 因为乔二哥也想上报纸挂在堂屋里。否则, 兄弟三人, 大哥和三弟都上去了,就他没有,显得他有点没用。所以, 都不用乔珍珍督促, 他这学习的劲头比谁都足, 还经常自己主动往下面的公社跑, 跟不少生产大队签订了收购红薯和小麦的意向协议。这些都是乔珍珍教他的, 还带他跑过几个地方。虽然乔珍珍空间里有不少库存, 而且品质比外面的要好得多, 但她毕竟只有一个人, 不可能长期供货。所以, 就像红旗大队那边一样,乔珍珍又从镇上的种子公司采购了一大批种子,然后换成自己空间的优良品质,发放到下面的公社,让他们来种,然后再跟他们签个承包收购的协议。',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