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晚唐浮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晚唐浮生 第280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 <h1> 晚唐浮生 第280节</h1> “邢州在手,克用当会攻镇冀。”敬翔想都不想,直接说道。

李克用这人,其实很好猜。他的一切情绪、意图,都暴露得很明显,每一步都是有迹可循的。

他那个义弟邵树德也差不多,所作所为都可以猜到。

二人最大的区别,大概就是兄长暴躁易怒,弟弟面善心黑。综合比较起来,还是邵树德更难对付,因为他不乱来。

而且邵树德路数让人很是无语。

不要脸,娶羌胡女子,聚拢了一堆杂胡在身边,镇内半胡半汉,文业不修,武风倒是挺盛,怪不得跟李克用做兄弟呢。

“王镕年少,惹得这么多人轻视。”朱全忠也笑了起来,道:“可王家世镇成德,已经五代六帅了,有那么好打吗?此人,比王师范强。”

王师范是平卢节度使,领青、齐、淄、莱、登、棣六州,两年前继位,当时不过十五六岁,然内平叛将,外结邻镇,做事很有条理。

平卢镇兵也不少,如果拼命的话,十多万人还是拉得出来的。没办法,地方上多年没有战乱,府库殷实,就是这么豪横。

“成德、幽州讨易定王处存之时,李克用将兵与之战过,俘斩万余,应觉得成德兵弱,不足为虑。”敬翔亦笑道:“此番再打,信心十足。”

“鸦儿军就那些路数,勇!”朱全忠嗤笑道:“打仗猛冲猛打,全凭将士一股血气。若屡攻不下,散了这口气,便要溃掉了。早晚攻入晋阳,屠了沙坨子全族。”

“大帅所言甚是。对李鸦儿这等人,只需严守城寨,贼无所掳掠,便不能持久,我军随后出击,当有斩获。”敬翔道。

思路其实就是高筑墙、广积粮那一套。

河东兵打仗确实勇猛,喜欢靠这股不要命的势头冲垮对手,信奉狭路相逢勇者胜。他们从上到下,由李克用及其诸假子算起,基本都是这个路数。

这几年新冒头了一些将领,算是有些谋略了,但他们地位还很低下,改变不了河东军的整体风气。

“朔方军打仗,似乎也是这个路数。”朱全忠说这话时不是很确定。因为他与诸葛爽、邵树德那对师徒交手的时候太久远了,不能做参考。

“非也。”敬翔收了脸上笑容,严肃道:“大帅请勿轻视此人。据前镇国军节度使郝振威所言,树德死读兵书,用兵呆板,匠气太浓,我是不太信的。树德之兵当不下十万,或有十五万,又据形胜之地,战马众多,羌胡之兵数不胜数,要多少有多少。如果再用兵谨慎,猴年马月才能攻入关中?”

“唔,确实。”朱全忠赞同:“我倒宁愿他倾巢而出,大举决战,不然便只能耗死他了。此人最近有何动静?”

“无甚动静,应是在灵夏积蓄钱粮、操练兵马、整编部伍。”

“整整练了一年兵,倒是挺有耐心。”朱全忠叹服:“此为夯实根基之举,有耐心,有智谋,克用如何与之相提并论?今岁秋收之后,他会不会对外用兵?”

“应是会的。”

“攻伐何处?莫不是金商李详?”

朱全忠并不奢望邵树德会攻河东。事实上他派过几次使者,相约共伐河东,但都被拒绝了。

“金商、河西党项、河中、陕虢皆有可能。”敬翔说道:“谢副使奉表至长安,这会应还未走,大帅不妨遣他去一趟灵夏,以市马为由头,探听下虚实。”

朱全忠沉吟了一会。

让谢瞳去灵夏,当然是有风险的,万一被人家扣了甚至杀了呢?

“敬司马所言深合吾心,便这么办吧。”朱全忠最后拍板道:“秋收之后,不用攻时溥了,集兵攻天平军。继续攻徐州,反倒让时溥上下一心,吾岂能如他意?”

这其实就是当年曹操对付河北二袁的策略。

先把你重创,让你内部结构失衡,然后退一步,等你内部矛盾爆发,最后再轻松摘取胜利果实。

朱全忠也用兵多年了,当然明白这个道理。

他并不是李克用那种猛冲猛打,靠气势、勇武和热血破敌的统帅,相反经常搞一些狡猾的小招数,偏偏还很有效。

早晚灭杀这对假兄弟!

第015章 战争没那么简单

“离京兆府还有多远?”洛水之畔的河谷驿道上,粮料使朱亮发问道。

“还有四十里到同官县。”

“先休整一下吧。”朱亮看着满脸疲惫的土团乡夫,下令道。

作为朔方军的粮料使,在主力尚未开拔之前,肯定要先到前线,建立粮台、器械库,为战争储备物资。

陕虢还是离灵夏核心太远了,粮食不可能长途转运,只能就近使用渭北、华州的余粮,够不够,还很难说。

若是河中掌握在手里就好了。

漕船从灵州出发,一路运至河中镇,再走陆路转运一段,便可至前线。

“战马、役畜的用料再仔细核算一下。”休息当口,朱亮对几个军中文吏说道。

他的算学水平一般,唯做事细致罢了。

不过手底下这些文吏,都是朝廷明算科考试废止后前来投奔的,在军中有些年头了,算术不错,还熟悉军营的每个角落,都是实干人才。

国朝的科举考试,承袭于隋,又有所发展,共有五十多个科目,即进士、明经、明算、明法、明书等。每年都考,不定录取名额数,按实力来选,比如秀才科就因为实在太难,每年录取的人数太少而停办了。

黄巢之乱后,因为无钱,朝廷砍了不少科举考试的科目,明算就是其中之一。有些学了多年的算学生怎么办,自然只能投奔能让他们养家糊口的地方了。

算学考生的要求都不高,因为即便考中了,也只是个从九品下的小官,一辈子也升不了几级,能到七品都是烧高香了,绝无可能进入“贵”(五品)的行列,甚至绝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是九品官。

其实这会还算好的。明算之类的“副课”受歧视,比不了“主课”进士,但到底每年都考,每年都有人中,中了还真给官做,不是“吏”,是“官”,终究是培养了不少国家需要的人才的。

到了明代,就只有进士一科了,学算术、法律、书法之类的人怎么办?

朔方十州,医学生、经学生的数量已经是国朝规定的两倍有余,今年也在州县层面开办算学了,这又是一笔大开支,一年两万缗钱少不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