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虹孙媳妇做副县长时,那家伙想平反,找到虹虹帮忙说话,虹虹孙媳妇电话回家问我,我直接告诉虹虹,那人开除教师队伍,就是因为他陷害雾孙。虹虹孙媳有性格,当场电话给平反办,说那人是温革余孽,开除的原因不是他自己控诉的得罪领导,而是想置几个革命后代于死地,引起百姓众怒与军队愤怒,查到他在批斗老师时,强奸了一位女老师,才清除教师队伍的。那边领导说,陶县长,这边开始把握不准,因为要求平反的人说是陶县长的亲戚。
虹虹孙媳妇说,别听他胡说,这人的妹妹跟我婆家是一个组的,当年想开除的学生中就有我现在的丈夫,程阵雾校长。如果没有军队出面,当年程阵雾真的可能要开除。那是一个混乱的时代。我们拨乱反正,绝对不能让沉渣泛起,让坏人翻身。当年我家程阵雾在校是五好学生,班长,优秀少先队员,就因为出身地主家庭,这人就捏造罪名要开除我家程阵雾和几个在学校表现好的小伙伴。毛伟人也说过,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人家一个小小少年,生在红旗下,长在社会主义新中国,何况还是真正的革命军人后代,这人为己内心私利和嫉妒,竟然那样干,我们的教师队伍绝对不能有这种人渣。否则我们的学校就不是培养人才,而是在扼杀国家接班人。
程阵雾说,当年的校长与老师暗中动员我转学去大姑家那边读,我以为是因为我成绩好呢。那边学校大,读书比拼的人多,更有利于学习。那人要求平反时找过我,让我证明一下,我说当年他又不是我们学校的老师,我当年也不认识他,怎么能证明呢。如果是我当年的老师,我肯定要证明。我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因家庭成份原因那次清退了,找到我证明,我直接带她到平反办办手续,后面又恢复了老师身份。奶奶不说,我还蒙在鼓里呢,虹虹也没跟我说这件事。这年接近元旦,土地坪中学派来了一个长沙老师,也是平反的,也是教物理的,也是温革时因家庭出身清退出老师队伍的。过来一问,竟然还是我在师大的师兄,安排他做校园绿化管理,做得几好呀。
难怪叔叔说,如果安排一队的人做管理人员,要让森弟把把关,可能是当年那些八婆一样的媳妇的孩子或孙子,反正感觉森弟对老家的事比我清楚些。
对了,两位奶奶,今年春节前,以你们两人的名义捐点款,将回老家的那条路用水泥硬化一下,在那儿立一块碑。褒扬一下两位伟大的奶奶。
二奶奶望了一眼奶奶,奶奶说可以。到时雾孙办理一下吧,让你叔叔回去具体负责一下。修桥筑路是修行,是好事。原先的那条子架路,也是我嫁过来那年冬天,我们家出钱修的,我还捐了嫁妆,一百银元。当年公公与两个婆婆还夸奖了我呢。你爸开始是叫子路,就是纪念修这条子架路,后面当兵时才改为志军的,因为子路这名字有些忌讳。你爸生下来后,你二奶奶在我娘家带得多些,我们娘家单独给了一栋房子给你二奶奶带你爸爸在南坑生活。生下你大姑几年后才回我们家生活。对了,老二,当年陪你在南坑生活的那个丫环现在过得怎样?如果过得不好,让雾孙照顾一下。
二奶奶就告诉雾孙,那个丫环梅秀是大姐的陪嫁小丫环,当年如果她不嫁老头子的话,本要收这个丫环做二夫人。老头子跟梅秀睡过,只是没怀上孩子。解放后不敢再收了,就嫁到定坑了,在我们家南坑的那栋房子里起轿出嫁的。生了几个孩子,有些在二儿那边打工,有些在广州那边做事。有机会回家看看这丫环咯,你爷爷肯定睡过人家,大姐可能不清楚。至少带过大儿吧,这情我们要记得。那时没现在方便,为了带大儿,家里花十块银元买了条有牛奶的母牛回家,梅秀每天要去挤牛奶。开始还要给牛喂草料,后面是大姐家哥哥看梅秀一个小丫环不方便,便让家里一个长工专门负责喂牛。
奶奶说她肯定清楚咯,老头子六一年在家,每月去南坑住一晚,就是陪梅秀咯,老头子在供销社几年,梅秀常去单位陪老头子。梅秀是雾孙出生那年冬天出嫁的,三十八岁了哦。老二你回下屋生活,梅秀独自在南坑生活,本想让梅秀生个孩子放南坑,为大儿守住那个家。后面是老头子自己说,他可能不行,梅秀一直怀不上,干脆让人家结婚算了。嫁过去一年多就生了个女儿。后面是发现老头子暗中还有找梅秀,我才规定梅秀不能跟我们再往来了,当时主要担心梅秀将大儿的事牵出来了。梅秀要得,估计后面嫁的那人也不知道大儿的情况。
程阵雾拨打叔叔的电话,告诉他两个奶奶想捐款将老家到村部的公路硬化一下,叔叔了解一下需要多少钱,我让财务打过来,辛苦叔叔联系老家修一下。
叔叔说这是好事,他办理好。顺便问了两个妈妈在侄子这儿生活习惯吗。
程阵雾顺便问了一声叔叔那个定坑的梅秀有哪些孩子在手下做事。
叔叔在那边笑了,说雾雾你没大没小,梅秀姨怎么能直呼其名呢,说白了人家是你三奶奶。可惜当年没帮你爷爷生个孩子,知道什么意思了吧。
嗯嗯,才听二奶奶说起这事,咱爷爷本事还是不行。叔叔,这样咯,既然我知道了,照顾一下梅秀奶奶的小孩咯。
叔叔说不用操心,阿森比雾雾你清楚这些内幕。那边人事变动时,雾雾你让阿森帮你参个谋。
好的。对了,叔叔,阿鑫主动要求去南昌了,广州公司让程垚在负责,没问题吧?
没问题,阿鑫知道我们之间的这些关系的。
后面打了二百六十万给叔叔将那路修好。程阵雾亲自撰写了一个碑文,将这条路因两个奶奶提议重修,程家三个孙子全款捐修的事作了一个记载。通车那天,带两个奶奶回家剪彩。
爸爸知道这件事后,通过政界关系,干脆利用国家拨款渠道将村部到106国道打通硬化了。 ', '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