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二百九十一章 贞观十四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母后在太液池边种了一些梅花树,现在正是梅花盛开的季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 第二百九十一章 贞观十四年 (第2/2页)

坐在水榭中,李丽质看着太液池平静的湖面低声道:“皇兄,郑公是竭泽而渔了吗?”

“你也听说了?”

“中书省门前郑公与舅舅吵成那样,如今朝野都知道了,妹妹今天早晨去看望母后,父皇就说起了要给雍州免除一年的租赋,还给了魏王府赏赐。”

李丽质说罢,有些苦恼。

现在的雍州与汉时的雍州不同,当年爷爷登基之时重新划定了州府,北魏时期雍州泛指关陇各县。

而爷爷登基之后,雍州包括了京兆府下辖的十二个县。

今年天山一战导致关中生产力几近停滞,众多的民壮府兵随军出征,来年确实要减轻租赋了,这是一个皇帝对民生扶持的必要行为之一,依旧秉持着轻徭薄赋的理念。

李丽质又道:“父皇是不是站在舅舅一边。”

李承乾道:“无关父皇站在谁的一边,来年的租赋重心不在关中,而在洛阳,你是不是觉得父皇有点拆东墙,补西墙的意思?”

“嗯,考虑过。”

李承乾从湖中钓起一条鱼,笑道:“来年该生产还是要生产的,田地的租赋该免除就免除,让关中乡民好好休养一年半载。”

兄妹在太液池边说着话,天空又下起了大雪,贞观十三年就在一片静谧中过去了。

贞观十四年,正月,长安各处坊间有官吏正在念诵着旨意。

因苏婉正是怀孕最关键的两月,皇后在正月初一这天就来到了东宫。

从去年夏天六月发现身孕,到如今的新年正月,东宫的第一位新生儿的出生就在这一两月间。

东阳向母后道:“快则这月,最迟多半是二月。”

长孙皇后道:“你父皇还打算去骊山游猎,母后就不去了,陪着孩子生下来。”

苏婉颔首道:“让母后牵挂了。”

长孙皇后扶着儿媳笑道:“这孩子一看就是急性子,多半是着急要出生的。”

苏婉笑着点头,道:“在肚子里也挺闹的。”

东宫一片安宁,玄武门北面的一处营地,这里是父皇新建立的百骑营,李承乾与父皇正在这里比试着箭术。

李承乾骑在马背上,张弓搭箭,瞄准二十步之外吊着的一枚金块,将弓弦拉满,一箭而出,箭矢擦过金块,用细绳吊着的金块不停晃动着。

“殿下好箭术!”李孝恭拍着手掌,在一旁大喊道。

尉迟恭神色凝重道:“陛下已很久没有骑射。”

长孙无忌也点头。

郑公站在一旁沉默不语。

秦琼与李绩倒是笑着不语。

李世民拿着手中的弓,看着儿子的马匹停下,心说承乾的好胜心还挺强。

心中思量片刻,李世民策马而起,在马背上拉弓而起,也瞄准了金块。

箭矢放出,也是精准地击中了金块。

“彩!”众人纷纷高呼,比太子殿下先前的呼声更高了。

吊着金块的木架又被后移了十步的距离,这一次是三十步远。

李孝恭伸腿,用脚尖轻轻碰了碰正坐在火堆旁烤肉的程咬金的手臂。

“做甚!”

“可为你家小子找到婆娘了?”

“在找。”程咬金没好脸地回道。

马蹄声又起,在众人的目光下,太子殿下放出的箭矢再一次精准地击中。

而后,陛下的箭矢也同样命中。

到底是谁提议的这一次比试,其实这件事说来话长。

李孝恭的目光看向了一旁的长孙无忌与郑公。

太子殿下是站在郑公这一边的,而陛下则是站在长孙无忌一侧的。

为了不让两方的争执成了皇帝与太子间的口角,李孝恭就提出了这一次的比试。

如果太子与皇帝之间不吵架,还是挺好的。

李孝恭觉得自己又一次拯救了大唐的社稷,由衷地。

几轮比试,金块已被移至五十步外,别说一箭命中了,就是现在放眼看去,那金块只有黄豆大小。

“怕了?”

听到父皇的话语,李承乾道:“有点难呀。”

李世民笑着道:“哪怕你的箭矢出去时稍稍吹来一点风,就会偏。”

要不算了?

父皇的意思多半是这样的。

李承乾从箭筒中拿出一支较细的箭矢,试了试弓弦,道:“无妨,一时胜负罢了,儿臣就算是输了也不会在意。”

“好。”须发花白的李渊笑道:“这才是我李家的儿郎。”

言罢,李承乾策马在校场上跑起来,拉弓而起,箭矢在弓弦上很稳。

提着弓的手缓缓放松,深吸一口气,直到箭头与远处只有黄豆大小的金块重合,放箭而去。

那细长的箭矢发出更为凄厉的破空声。

“叮!”

金属的箭头触及金块发出脆响。

校场上又传来一阵欢呼声。

李世民的目光还看着远处正在因撞击而摆动的金块,沉默不语,也从箭筒中拿出一支箭矢,它与寻常箭矢相比,更轻更细。

这是东宫孩子们训练时用的箭矢。

承乾这一箭能够命中金块,多半是与这细长的箭矢有关。

李世民策马而起,在众人的注视下,这位大唐皇帝张弓搭箭,瞄着远处的金块一箭而出,当箭矢擦着金块而过。

或许是箭矢带起的风稍稍带动了细线,让金块有了轻微的摆动,却听不到金属箭头落在金块上的撞击声。

校场上一片寂静,众人不知该说什么。

李承乾策马缓缓走向木架子,拿起吊在绳子上的金子道:“谢父皇赐儿臣金子。”

本来这块金子就是此番皇帝要去骊山游猎的用度,成了这一次箭术较量的彩头。

李承乾将金子高高拿在手中,朗声道:“正是因父皇主张节俭,此番去骊山游猎减少用度,儿臣领会父皇用心良苦!”

长孙无忌朗声道:“陛下圣明!”

尉迟恭与秦琼,李孝恭也高呼道:“陛下圣明!”

校场上兵士们一次次高呼着。

李世民策马立在校场中,见到儿子策马而来,面带笑容又低声道:“朕不用你来解围。”

面对众人的笑容,李承乾策马在父皇身边,道:“是父皇圣明。”

“朕去骊山这段时日,朝政便交给你了。”

“儿臣已在骊山备好了粮草,父皇也放心。”

李世民笑道:“就连郑公都说唯有太子能够监理朝政,主持大局。”

“郑公未免过誉了。”

父子和睦,皇帝一家如此,众人心安。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