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31章 搞学术交流会,他们也行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 第331章 搞学术交流会,他们也行啊! (第1/2页)

面对热情的众人,郭默看了看秦云,在后者点了点头后,立刻道:

“难得学界那么多人凑在一起,我看不如后天在科大里开个简单的学术交流会,让李暮同志主讲,大家觉得怎么样?”

“那实在太好了!”所有人马上兴奋地表示同意。

一个专门的学术交流会,肯定比今天的时间长。

不过也有专家提议道:

“郭院长,您看能不能把时间再延长一些,或者再推后两日。”

“很多专家教授都想和李顾问交流学习一番。”

“他们可能这会儿都还没有得到消息,要是错过了,又不知道得等到什么时候了。”

他说完后,其他人也纷纷开口支持。

当然,这不仅仅是为了别的同僚,更是为了他们自己。

毕竟刚刚接收了大量的新知识,这会儿都还没有消化完,更别说去提出什么有意义的论题。

好不容易得来的与李暮交流的机会,他们必须要仔细斟酌才行。

这也是对李暮的尊重。

“李顾问,你觉得呢?”郭默没有马上答复众人,而是看向一旁的李暮,笑吟吟道。

毕竟要是再推后两天,就又得延长假期。

李暮想了想,笑道:“没问题,我也很期待和大家的交流。”

热情难却,索性便答应下来。

之前和郭默的对话,也让他意识到,搞讲座和学术交流,并非完全无用。

听到他的回答,台下的专家和教授们,不由高兴地鼓起掌来。

只有一些高校的校长院长们的笑容有些勉强,心中欲哭无泪。

被京工院抢跑也就算了,这回竟然又被京科大抢先了。

搞学术交流会,他们也行啊!

……

随后,答辩会在全体人员的合影中落下帷幕。

不过这件事情的影响,还远远没有结束。

……

次日一早。

各大报纸、广播和电台,便开始报道夏国出现了第一位博士生的事情。

放在其他人身上,可能这事也就听一耳朵,大家高兴高兴也就过去了。

但放在李暮身上,就不得了。

本来便是举国闻名。

这次的成就,更加大了他身上的光环。

尤其是人们日报的一篇《人民最伟大》,盛赞李暮“是为了人民的共同目标而不懈努力的科学家”,将民众的情绪推上了高潮。

可以说,哪怕是乡间地头的老农,都知道夏国出了个李顾问,为国家发明了很多很多的好东西。

让他们的日子,变得越来越好。

……

第二天看到报纸的李暮,便不禁有些汗颜了。

虽然知道这是国家的宣传举措,但被这么评价,还是让人感觉有点羞耻。

他的功劳,真的能配得上这些评价吗?

“还不够啊!”李暮心中感慨一声,旋即放下手中的报纸,继续俯首在案前编写起无人机的基础性专业书来。

距离学术交流会还有两天的时间,他自然不能闲着。

……

一直写到中午,他才暂时停笔。

先来到半导体研究所解决肚子的问题。

吃饭的同时,他找来王绶觉,和他商量飞行控制算法、导航算法这些控制科学与工程项目的研究情况。

“航空院那边的只有白、杜两位教授在,恐怕有些力有未逮,还要拜托王所长您挑一些人过去。”李暮说道。

他这个建议让王绶觉有些惊讶,道:“咦,怎么,你改了性了,还往外送人呢?”

以前都是往所里带人,这把人带走,他还是第一次见。

闻言,李暮笑了笑,道:

“研究还在初期阶段,用不着派太多有经验的人过去。”

“让从川蜀来的学生们过去好了。”

“正好他们也学习了一段时间,过去也能积累积累经验。”

他当然不可能让所里出人。

毕竟应对现在的研究,人员已经左支右绌了。

“哈哈,我就说,原来你打的是这个主意啊!”王绶觉先是愣了愣,旋即反应过来。

从巴蜀来的学生,一共有四十多人。

学习到现在,确实可以看出都是些不错的苗子,可以培养培养。

他本来还正想和吴有望商量,该怎么分配的问题。

没想到李暮早就给想好了。

“不过这些学生能够留下来多少,可没个准儿。”王绶觉笑过之后,又提醒他别高兴得太早。

都是从川蜀来的。

学完之后,最少一半都会直接走。

能够留下多少,还真不好说。

李暮道:

“能够留下多少无所谓,有留下的就行。”

“甚至大部分都是要走的,我们只留下少部分,不然到时候地方哪还敢往咱们这派人。”

“回头伱看差不多的时候,搞个结业仪式,到时候知会我一声。”

他从来没打算把所有人都留下。

要不然就得做好几年内不去川蜀的准备。

李达章眼巴巴地把人送过来,留下几个好说,要是留下一大半,怕是能气得跑到京都来告状。

“行,行,那到时候我让小关通知你,你也正好可以在结业仪式上挑人。”王绶觉笑道。

他算是看出李暮的心思了。

先给点甜头,然后再细水长流的发展。

京都作为全国软件工程发展得最好的地方,只要是有才华想一展抱负的,几乎都很难拒绝留下来的诱惑。

……

两人闲聊着吃完饭。

李暮又在所里的各个实验室闲逛了一番。

不过他并没有进去。

既然王绶觉没有提,便表明所有的研究项目的进展应该都处于正常状态。

没有必要给自己找存在感,去打扰众人的研究。

在几栋实验楼之间来来去去。

最后,他停在了放置着第一代超算的机房门口。

目光望去,一张熟悉的面孔,正在和吴有望说着话。

年纪不是很大,40岁左右,不过皮肤十分粗糙,嘴唇还有点干裂,就像是长期生活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中一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