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镇是方圆几十里内最大的镇子,有六条主街道,十二条小街道,巷子就多了,纵横交错,横七竖八的,每逢1、4、7赶场。
赶场的当天,人山人海的。就算是大热天的,赶场的人还是很多,来得早,走得也早,就是散场比其它季节早些。
现在不八点,街上差不多是人满为患了。
摩托到了新街的菜市场,就没法骑了,只能下来推着走。
菜市场这边有许多水果摊,可这是临时的,也只有逢场这天,摆在街边的临时小难,没有店面。
比如农民背个背篓,挑着箩筐啥的,就在街边吆喝叫卖,讲究点的,就在地上铺块布或蛇皮袋之类的,再讲究一点的,就用板子搭个小摊。
真正有店面的,平时也开门做生意的,街上只有三家。菜市场这边就有一家,还是新开的,生意不太好。
这是老店子,只是原来的老板不做了,转给了别人。现在的老板是一个年轻的小少妇,只有27、28岁,比嫂子大点。
“黑娃,亦涵姐姐已经打听过了,这女的叫郑小玲,听说老公出车祸死了,得了一笔赔偿,就开了这家水果店。这儿位置不错,我们去看看。”苏亦涵把摩托停在街边。
“哦!”我穿过人群,到了街边,连抹了几把汗,抬头向水果店望去,发现“小玲水果店”的匾额还是新的,门口放着几个花篮,有些已经焉了,有的还是新鲜的,估计就三四天。
门口冷清清的,除了老板郑小玲之外,没半个客人。看热闹和聊天的都没有一个,真的门可罗雀。
郑小玲穿着黑色吊带长裙,坐在门口的藤椅上,埋头耍手机,跟着身体的动作,金色长发不断晃动,荡起了金波色的波涛,不像当家的老板,反而像一个看店的工人。
我和苏亦涵走了过去。
听到脚步声,郑小玲抬起了头。
看清郑小玲的脸,我呆了下。
美是其次,主要是脸太圆了,圆圆乎乎的,真像一个苹果,红扑扑的,就像熟透的红士富,红里透着白,粉嘟嘟的,看一眼就想咬上一口。 ', '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