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学家周汝昌先生爱李商隐心切,不愿相信义安(商隐)诗是感时伤世,因而,周先生要别出心裁,新解李商隐的乐游原诗,说“只是近黄昏”一句中的“只”不可解作但是、不过,而要解作“正是”进而彰明“热爱生活、执着人生、坚持理想而心光不灭的一种深情苦志”我很赞同周汝昌先生的说法,夕阳本是一个热烈而又载满喜悦的象征,它总默默地把一腔热忱给天地间所有的一切,从不作声,不虚荣,也不沾丁点的名誉;把日子的赞美给阳光,把夜晚的美好给月华,把人的寄托给梦境,只求走过,便无憾,便无所求了;把自己最美容颜留在最后,即使在生死的最后关头也要绽放出绚丽的光芒,给自己的人生画上了美丽的句号。前段时间去朋友家里面,看到了这样一幅对联: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这是出自朋友80岁高龄爷爷的手笔,笔力遒劲,古朴高雅,字字透露着勃勃生气。这很让我感动,一位这么大岁数的老人能把晚年看得如此开阔,又如此洒脱着实不易。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夕阳中的群山,有一种特别的美,尤其是秋天时候的山!看,远处夕阳衔山,将这山色燃起,山带着浓浓红晕,那种重重的色彩中,合着秋天夕阳醉红,交相辉映。这一半秋山,借了天籁,红透了天地,醉透了天地。山谷里,红黄橙绿,疏密有数,浅浅浓浓,层层叠叠,在夕阳的衬托下,炊烟袅袅,山峦连绵不绝,云雾缭绕,充满诗情画意。不用侧耳细听,便可闻见犬吠鸡鸣,充满乡村田园情趣。黄昏的群山景色很美,俗虑尘怀,可在此爽然顿释,置身其中,夕阳凄美,天高地远,此刻它简直就是意境悠远的中国山水画。夕阳与群山树木辉映,那些颜色,像是经人有意又无意渲染过似的,自然穿插,非常写意——萧萧远树,一半秋山,流林外,带夕阳,层林尽染,处处体现着娴静,处处弹奏着和谐的旋律。
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需惆怅近黄昏。那一抹静静的夕阳,流溢着孤傲的丰华,于茫茫天地间,走着、行着,放开脚步,一路欢歌;在一处最寂美的风景里,化做月上柳梢,化做翩翩蝴蝶,化做清风细雨,放晨曦,入心田,照给心田一片暖暖真情,一片淡泊宁静。 ', '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