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沉冗文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昭君故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 <h1> 昭君故里</h1><script>chapter0();</script> 自从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拜谒了昭君陵之后,我期盼着有一天能到女菩萨昭君的故里去瞻仰。

相隔不到两年,我遂愿了。

自古以来,从万里长江的三峡咽喉宜昌到昭君故里,有两条路:旱路,沿山路行一百多公里可以到达;水路,乘船逆长江而上,在西陵峡的兵书宝剑峡口靠岸,到香溪河口,再沿河而上。

我和妻子走的是另一条路:从十堰横穿神农山脉,驱车四百多公里,翻山越岭,长途跋涉,从香溪源头沿着百里香溪而下,来到昭君故里。

历史上,不知有多少诗人墨客到此访探幽访胜,留下了不朽赞美的诗篇:

唐代著名文学家白居易在过昭君村中写道:

灵珠产无种,彩云出无根。亦如彼妹子,生此遐陋村妍姿化已久,但有村名存。

杜甫咏怀古迹中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苏轼、苏辙到过昭君村之后,曾经写过抒怀的诗歌、题记,刻于石壁,由于长年风雨剥蚀,遗迹无存了。

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被贬官后,到黄州任团练副使的时候,特绕道昭君村,写下了:

昭君本楚人,艳色照江水,楚人不敢娶,谓是汉妃子。谁知去乡国,万里为胡鬼。人言生女作门楣,昭君去时忧色衰,古来人事尽如此,反复纵横安可知。

宋代,乾道五年十月十五日,著名诗人陆游在入蜀记中写道:

泊舟兴山口,肩舆游玉虚洞,去江五里许,隔一溪,所谓香溪也,源出昭君村

历史上,对昭君故里有过争议,她的故里到底在哪里?

汉书记载:“王嫱王氏女,名嫱字昭君。文颖曰:南郡秭归人也”

宋史地理志记载:“开宝元年(公元九六八年),移治昭君院”

宋舆地广记也说:“兴山县,吴置,属建平郡,有古夔子城,有昭君村。汉宫女王嫱,此乡人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