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劝你不要太极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二百六十二章 老登!吃我肘击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 第二百六十二章 老登!吃我肘击辣! (第1/2页)

“盘古果然不是boss!”

看到这里,赵思终于松了一口气,虽然之前就推测过本章节boss不可能达到盘古的级别,但盘古一刻不表态,那担忧就一刻也停不下来。

而现在盘古主动找到薛玄,并表达了祂的个人意愿,则彻底让这个猜想变成了事实:

终极boss不是盘古,而是……牢钧与牢河!

相反的,盘古这个一副灭世架式的“反派”,其实反倒是友军!

而打boss,也不需要让薛玄来亲自动手,他可以直接盗用盘古的满级号,以开天辟地之神力,单刷两大圣人。

如此一来,boss战的难度便直线下降……

赵思仔细想了想:

“拿满级号去单刷圣人……这难度系数不仅不大,反而是变小了……”

但也能理解,毕竟本章节的主要难度基本全在前中期,托了冥河这究极谜语人的福,薛玄前两世整得就跟个没头苍蝇似地乱飞乱撞,完全不知道剧情的矛盾点是啥,也不知道敌人是谁,只能各种解谜。

解谜难度这么高,相应的,boss战的难度就会偏低,总体难度与第一、第二章节相持平……

“不过,冥河这个谜语人也实在该打!”

不仅赵思这样想,薛玄应该也是一样的想法:

祂,值得一顿毒打!

“虽然冥河有充足的理由可以讲,但他害死无数阿修罗族这件事,却没有任何可以狡辩的点。”

“洪荒的末法时代并非由他造成,可阿修罗族的末法时代,倒是真的由他一手造成的!”

对于阿修罗族而言,他们的生命是没有任何过错的,而冥河则以牺牲他们为代价,去换取洪荒的存续,这在本质上是绝对的灭绝人性。

并且冥河对此完全知情,他不是无心为恶,而是故意杀人,故意把阿修罗族推进要命的火坑!

他什么都知道,但他还是要做,为了宽慰自己,他甚至还自欺欺人地弄了个“考验”的说法,化“牺牲”为“考验”……抽象到了极点。

某种意义上,冥河对阿修罗族的所做所为,与当年帝俊对人族干的那一套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把自身的意愿凌驾在一个种族身上,满口“为了众生”,却干的都是畜生事。

而冥河在畜生这一点上,比帝俊还尤有过之,因为祂是阿修罗族的亲爹,性质更为恶劣!

两个天地主角种族,都莫名地命运一致,被大神通者祸害得不清,实在不知道这是不是天地主角专属的特殊待遇……

“人族最后把帝俊干下了帝位,阿修罗族也理应把冥河狠狠报复一顿,若非冥河是不死的圣人,甚至应该把祂拉去祭天!”

赵思若有所思:

如果薛玄正常通关了,那冥河身上的罪业就将永远也得不到清算!

道祖不会责罚祂,因为祂是奉道祖之命才这样干的。

六圣也不会责罚祂,因为六圣是摆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指望二傻子来天降正义?有道祖拉着,这显然不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冥河除了自罚三杯,以示惩戒以外,阿修罗族根本报不了仇……

难道,末法以来的无数阿修罗族,就白死了不成?

这真能叫完美结局?

“当然不能,所以盘古真身就是用在这里的!”

赵思这样一想,盘古真身被重聚的意义便清楚了。

祂不是用来开天辟地的,而是做为工具人,用来帮助阿修罗族报仇,彻底清算一切他们清算不了的罪恶的!

“如果没有盘古真身,薛玄即便在永恒洪荒里达成结局,那也不会有太高的评级。”

“只有复活出盘古真身,阿修罗的怨气才能有机会倾泄出来……如此,才算是完美!”

剧情的种种关键点,一下子就串连了起来,并构成一条逻辑简单明了的剧情线:

薛玄,并不因天地的未来存亡而生,他既不需要考虑天地以后会怎么样,也不需要担心洪荒众生的未来会如何,因为从他降生在破旧的洪荒天地的那一刻起,洪荒就已经迎来了真正的救世主!

身为“高级锚点”的他,本身就可以拯救世界!

薛玄生来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狠狠打冥河的脸,为阿修罗族报仇!

但他势单力薄,就算把修为拉满,也不可能打得过冥河。

所以,牢盘应运而生。

祂就是用来打冥河的究极工具人!

无论是为活着的阿修罗族打出一片生路,还是为死去的阿修罗族讨一份公道,都需要牢盘打倒冥河,方可实现。

“这一轮,真是反转反转又反转……反转麻了!”

赵思饶有兴致地盘算了一番:

从最初时起,薛玄小时候遇见的正道修士就反转成了人均该死的吃人邪道。

接着,镜心道人等心存良善的修士,又将薛玄对吃人世道的认知反转了回来。

然后初遇金丙,最开始认为金丙是盗版,结果反转成了正版复制人。

再然后就是冥河与天道盘古的阵营问题,双方更是不停的反转,一会儿正派,一会儿又是反派,堪称左右横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 第二百六十二章 老登!吃我肘击辣! (第2/2页)

“信息的支离破碎,导致了我和薛玄看待问题的视角一变再变,同一个具体的人与物,看来看去却看出了多个截然不同的结论……”

“果然,一切事物都不能简单地下定义,不然就极有可能得出片面的、错误的答案,要正确认识任何一个事物,都要全方位、多视角地看,方才能作出可靠的判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