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1章 世袭刺史制度 (第1/2页)
侍御史马周上书:三代及汉,历年多者八百,少者不减四百,良以恩结人心,人不能忘故也。........皇太子生长深宫,不更外事,万岁之后,固圣虑所当忧也。臣观自古以来,百姓愁怨,聚为盗贼,其国未有不亡者,人主虽欲追改,不能复全。今朝廷唯重内官而轻州县之选,刺史多用武人,或京官不称职始补外任,边远之处,用人更轻。所以百姓未安,殆由于此。
马周的意思很简单,地方的州官刺史,大多都是行伍出身,打仗还行,要说治民,还是差了一些,这不利于国家的发展,更不利于太子将来管理天下。
当然,也有潜在的意思,那就是金州刺史李元亨的死。很显然,李元亨纵然不是武人,但他也不是刺史的最佳人选,否则也不会遭此横祸。
李世民深以为然,并表示,今后凡刺史以上用人,必要经过深思熟虑,廷议再三而用。
于是同时,李世民也对地方的戍卫,深感忧虑,认为是地方的军制并不能保证州府的安定,遂下旨更命统军为折冲都尉,别将为果毅都尉。凡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而关内二百六十一,皆隶诸卫及东宫六率。........,凡当宿卫者番上,兵部以远近给番,远疏、近数,皆一月而更。
先把军队的问题解决了,再谈治理地方,才能稳妥一些,作为马上皇帝,造反出身,什么时候,他都会以军队为先。
本来,李世民的想法是署理完军队,慢慢再整治地方,但就在此时,萧瑀向他献了一策。
“长存之道莫若周朝,封邦建国而存世将近八百年,至若汉朝,封建诸侯后也得以享祚四百载。”
“秦朝废除封建诸侯,才两代就灭亡了,魏晋时期不重视诸侯,也不过几十载的光阴就灰飞烟灭了。”
萧瑀的意思,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要想使国祚绵长,那就必须要行封建之事,封宗亲,也封功臣。
李世民一听,顿时觉得萧瑀说的挺有道理的,也全然忘却了马周的提醒,下旨以长孙无忌为赵州刺史,以赵为公国;房玄龄宋州刺史,国于梁;杜如晦赠密州刺史,国于莱;李靖濮州刺史,国于卫;高士廉申州刺史,国于申
侯君集陈州刺史,国于陈;李道宗鄂州刺史,王江夏;李孝恭观州刺史,王河间;尉迟敬德宣州刺史,国于鄂;李勣蕲州刺史,国于英;段志玄金州刺史,国于褒;程知节普州刺史,国于卢;刘弘基朗州刺史,国于夔;张亮澧州刺史,国于郧。
此举一出,朝野哗然,而当即便引起了诸臣的非议,朝廷上下议论纷纷。
站在丹陛之下的都是学富五车、胸怀韬略的名臣,这帮人比猴子还要精明,他们深知,如果此事处置不好,他们可就被会被踢出权力的中心了。
什么王国、公国,那就是个屁,哪有在长安舒心自在。况且,一旦从权力核心离开,子孙一代代的传下去,那用不了几代,饭碗都没得了。
李承乾冷眼旁观着这大臣们的举动,他清楚这个时候,是锁定居心不良者的最佳时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 第111章 世袭刺史制度 (第2/2页)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