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华娱之重生成了武打童星的弟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14章 十年来的最强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 第314章 十年来的最强者 (第1/2页)

同时,关于《夕阳》,也有一些抹黑的报道出现,这在之前,几乎见不到类似报道。

不过冲奥嘛,都要走上这么一遭。

陈麟风早就做好了心里准备。

后面到1月公布提名名单之后,舆论形式还会更差。

肯定要有不少黑他的。

这都是冲击奥斯卡路上,必不可少的风景。

12月18日,《阿凡达》上映。

这部片子,真的可以称得上是震撼上映。

全球观众都仿佛被带到了新世界,这种新的视听体验,带来的冲击感,实在是太强了。

人们几近疯狂,甚至出现了排长队,和抢票的情况。

第二天正好是周六,刘茜茜和陈麟风一起看的电影。

看完之后,她哪怕有心理准备,还是被震撼到了。

“小风,我们以后,真有可能拍出这样的片子吗?”刘茜茜说话都有些恍惚了。

“当然,十年内,不说比得上吧,至少会出现能让我们保住信心的电影。”

“嗯,我相信你。”刘茜茜郑重的点头。

陈麟风张张嘴,想说拍出这样电影的,如今正是自己的学生。

但想了想,还是没有说出口。

当老师的,总不能全靠学生争气。

自己也得鼓足劲,冲上去干啊。

《阿凡达》播出之后,全球几乎都在讨论这部电影。

国内屁股坐歪的,借此大肆贬低华国电影。

这个时候,少有人敢逆风输出。

在不少人眼里,《夕阳》成了那个救命稻草。

都盼望着这部电影多少能带来点好消息。

与此同时,《夕阳》在洛杉矶小规模上映。

第一阶段,先稳住艺术院线,抓住中产都市观众群,这个群体里文青比较多,比较好稳固口碑。

等知名度逐渐扩大之后,再想办法扩大规模。

公关活动也一同展开。

奥斯卡的公关是需要提前定好主攻方向的,钱毕竟也是有数的,不能什么都想要。

最佳影片奖,陈麟风一开始就没想过。

现在不是十年后,主体是外语片的作品,根本不可能拿到最佳影片。

还是到《寄生虫》,才第一次突破历史。

最佳影片往下,就是最佳导演。

陈麟风犹豫再三,还是想要尝试一二。

后世阿方索的《罗马》,就是最佳外语片和最佳导演一起拿,所以至少不能说完全没有可能。

不过毕竟可能性没那么大,因此并没有在这方面投入主要资金和精力。

重点的公关方向,是最佳男女主角。

尤其是女主角,戏眼所在,吕钟老师本身演的也好。

看那些媒体评论,还有两个前哨奖就知道了,最佳女主的几率着实不小。

其实男主也差不多,只不过毕竟得病的不是他,片中的表现机会不多,相对来说,出彩程度比女主稍差。

不过,陈麟风一视同仁,一起撒钱。

反正还是那句话,这钱不是他一个人出,是以电影成本的方式在出钱。

华影对此可上心了。

老韩非常想要拿个隆重点的奥斯卡奖。

演员奖再往下,就是最佳外语片奖。

这个才是公关最注重的奖。

但其实这个奖得奖机会很大,竞争对手不强,丢掉的可能性很小。

剩下的编剧、摄影、剪辑、音乐一类的奖,就随缘了。

一般都是大奖套小奖。

只要名气起来,成了大热门,有竞争最佳影片、导演的作品,小奖都有可能作为搭子被发出去。

公关启动之后,陈麟风就彻底忙起来。

由于此前就有所预计,《无限世界》开拍前,拍摄时间表上,就尽可能的把陈麟风的戏份往前和往后移。

中间这段时间,尽可能空出来。

陈麟风则在此期间,频繁接受《大西洋杂志》《时代杂志》等各大媒体的采访,上节目宣传的次数也明显变多。

他名气比较大,宣传效果会相对更好一点。

还好《夕阳》是两个导演,两人互相分工。

陈麟风压力大大减轻,甚至还能兼顾到拍摄。

张一谋负责的是沟通和交流工作。

他尽可能的在各个派对、酒会上,和老白男评委们套近乎。

张一谋作为资历甚深的大导演,还是比较受老一辈学院派认可的。

交流起来,比陈麟风要来的顺畅,至少没有太多年龄之间的代沟。

这一点还是挺明显的,陈麟风哪怕平时再能说,碰到人家第一印象就觉得你太年轻的,沟通效果会大打折扣。

换张一谋就不一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