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二十七章 天命裕王,舍生取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 第二十七章 天命裕王,舍生取义! (第1/2页)

“二位师傅请坐吧。”

兹事体大,宫女照例都回避了,倒茶的事就由李妃亲自来了,高拱、张居正连忙躬身侧在一边,而没有真的顺从落座。

李妃见状,便放下茶壶,欲向寝宫内室而去,却被裕王叫住了,“你也听听吧。”

诞下世子,李妃在裕王府的地位,已经从侧妃超越正妃。

如果真有入主紫禁城那天,世子朱翊钧八成是太子,李妃,作为朱翊钧生母,以后的大明朝圣母皇太后,可以听一些事情了。

李妃心中欣喜若狂,脸上却肃然没有一点笑,在裕王身边小心坐下了。

高拱、张居正沉默不语,还是站在椅子边,都知道裕王此番急诏所为何事,静静地等待问话。

裕王急着化解内阁的矛盾,嘴上却仍然从讲书这个话题谈起:“本王近日在读《孟子》的尽心篇,有几处晦涩难懂的地方,请二位师傅赐教。”

孟子一出。

高、张二人脸颊不由得抽搐了下。

在文人看来,天生孔子,教仁者爱人。继生孟子,道出了“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万古不变的至理。

秦朝不尊孔孟,三世而亡,到了汉文帝真正明白了这个道理,恭行检约,君臣共治,以民为本,我华夏才第一次真正有了清平盛世。

之后,多少次改朝换代,凡是君臣共治,以民为本便天下太平,凡一君独治,弃用贤臣,不顾民生,便衰世而亡。

但到了大明朝,却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太祖高皇帝出身贫寒,马上得天下,悉知百姓之苦,惩贪治恶,轻徭薄赋,有德惠于天下。

可也就是从太祖高皇帝种下了恶果,当时居然将孟子牌位搬出孔庙,只因不认同“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治国至理,厉行一君独治。

凡大明朝后世之君,无不置内阁视同仆人,设百官视同仇寇,说打就打,要杀便杀,授权柄于宦官,以家奴治天下。

将大明两京一十三省视同朱姓一家之私产,传至今日已历一十一帝,尤以当今皇上为甚!

二十余年不上朝,名为玄修,暗操独治,外用奸佞,一心搜刮天下民财。

多少科甲出身的官员,有良知的拼了命去争,都丢了命,无良知的官员干脆逢君之恶,顺谀皇上。

皇室大贪,他们小贪,上下一心刮尽天下民财,可怜大明百姓苦上加苦,有多少死于苛政,有多少死于饥寒!

不过。

这话我大明朝的君父不爱听。

凡君父不爱听的,天下臣民无人敢说,凡君父不爱看的,天下臣民无人敢言。

君父厌恶孟子,尚在太祖高皇帝之上。

因此。

裕王府内,多少年从未有过孟子声符,多少师傅从未讲过孟子之说。

压抑多年的裕王,在得到严氏父子、徐阶等大半个大明朝文官支持后,终于有了反抗君父的想法。

高拱和张居正对望了一眼,见裕王这般大胆地开口,立刻意识到了裕王这是放飞自我了。

殿下,您还不是太子呢!

大明朝的君父,还如东升的太阳,俯瞰着两京一十三省。

最关键的一点,君父的龙体,裕王没见过,内阁是见过的。

与裕王这说完就有可能完的躯体相比,君父修道有成,恢复年轻的龙体,说不定能再执掌大明四十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