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1> 第5章 板车过河</h1><script>chapter0();</script> 易隆平得到了师傅给他放假的机会,在自己家里,单独作业,真就给邻居袁奶奶把一个饭架给做出来了,自己开心,爹妈高兴,弟弟妹妹们也是跟着乐呵乐呵一番。
这一趟的七天假期值得了,有机会检验了自己半年来的成绩。
易隆平自然非常满足,小青年都有点儿漂了。这是年龄段的通病。
聪明能干之人,在哪里都能冒出几个泡泡来,有存在感。
易隆平能单独做出活来的事。并没有告诉师父,七天之后,再回到师父那里。
胡中原觉得当下没什么活可做。就思考着要不要做一些家具,然后再拖出去串乡卖,这样可以抓一点收入。
这收个徒弟还得供吃供喝,总得想点法子维持开支吧。
当师父也有当师父的压力。
胡中原脑海里有了这个想法,先是犹豫不决的。因为做好的家具,如果在短时间内卖不掉的话,很头疼的。这家具块头大,放在家里很占位置的。
乡村的房子,本来只够居住了,在加之种田的工具家伙,从地里收回来的粮食等,房子都不够用的,怎么可能把做好的家具长时间放在堂屋里呢。
虽然胡中原思前想后的,最终还是准备做成品柜子出售。
如果有人请的话,就先给别人家做,做完了再回到自己家里,继续打柜子。
就这么着,易隆平在师傅家里,一晃就是两年了。
这胡中原一直都是以做手艺为主,实在没活做了,就让徒弟到地里忙几天农活,反正不可能闲着。顶多就是活重活轻。
乡村的手艺人,跟全职种田的人,日子混得差不多,也强不到哪里。唯一就是与人打交道的机会多。
村庄的私房,都是散落的,看起来沿汉水岸边长长的村落,几个村庄,加起来也不到八九百户,千把户人家,还没有现在高楼小区的一栋楼的住户多。
所以,做任何事情,都没有多大的量,
胡中原在自己家里,带着易隆平做成品柜子,一做就是两年,虽然不怎么赚钱,但是,家里的开支就没有了压力。
易隆平在师傅家里的第三个年头,就着手做成品大衣柜,做好后,准备拖到省城去卖,不仅好卖,价格还比在村子高得多。就是路太远了,那是步行年代,拖着板车,拉上大衣柜,步行去一趟省城,这一去一返,路上一个来回,就是不歇息,也得一天一夜二十多个小时。
想想都后怕,打退堂鼓。
那时候只能这样,做好的衣柜要想卖到省城,这是唯一的路径。
说干就干,有徒弟在家,两个人做活,卖出去的收入,自己得,如果再不做两笔,徒弟出师了,就没有这个机会了。
这是胡中原的想法。
早年的木匠活,全是人工,不是像现在有电锯,有现成的木材等。
那时候就是一棵棵树,用肩膀扛回来,下好材料,打上墨线,然后两个人开始拉一个锯子,把树锯成需要的半成品,可费功夫了,从泥土中的一棵棵树,到做成一个完整的衣柜,全是人工,全靠一双手。
手艺人,做的也是一份辛苦活。
转眼易隆平在师傅家只剩下最后几个月。胡中原计划着在这几个月中,把手头上做的两个大衣柜给卖了。
胡中原早就计划好了的,拖到省城去卖,大城市,居住人口密集,需求量大,并且价格又高,非常容易出手。
为了稳妥起见,比原计划提前把柜子做好了,早点出手。
两个大衣柜,在师徒二人的共同努力下,比预计的提前了十多天就全部做好了。
当下就是到省城去卖。
那是一个步行的年代,把大衣柜运送到省城,唯一的方法就是,用板车装上两个大衣柜,再由人工拖着板车,步行去省城。
从易家村出发经过本县城,再继续前行约六十公里,这么远的路程,如果按每小时步行六公里算的话,至少也得十多个小时。还不能在路上歇息,
大衣柜终于完工了,到了晚饭的时间,胡中原特意让师娘做了一桌子好菜,又请来自己家族中的大孙子陪易隆平一起吃晚饭。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