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85章 动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这些混血儿又该怎么办?

只能说……

这个就顺其自然吧。

反正……

消灭人口的手段是多种多样,而且,这个也仅仅只是理想状态下的一种预测而已。

真正的话,你都不一定能够有这么地顺利。

而这两万人在到达了君士坦丁堡后,立马就得到很丰厚的对待。

至少……

吃喝什么的,全都由朝廷负责。

当然了!

这些人也不是说完全没有事做。

比如说,锻炼一下军事技能。

这是必不可少的。

别到时候,连怎么打仗,与人拼杀都不懂。

等军事技能学习得差不多了。

就可以适当地派遣他们去黑海的北边去戍边。

基本上……

其实也不太需要他们去打仗。

戍边只是给其他人看看,证明宋人也不是在那干吃饭的。

而真正的打仗,会调用阿拉伯人,还有塞尔柱的突厥人去。

而宋人这边,则可以当个监军之类的。

只是监军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当。

起码!

胆魄还是需要有的。

否则……

你若是身为监军,却在阿拉伯人、塞尔柱突厥人的面前率先逃跑,那今后,这阿拉伯人、塞尔柱突厥人,说不定就得小看你了。

而小看宋人之后的结局会是什么,也是不言而喻了。

或许慢慢地,他们也就不会再听宋人的指挥了。

认为宋人都是一群胆小鬼。

其实……

之所以让他们锻炼自己的军事技能,实际上,也有最近这些年来,由于成平日久,很多人都变得懦弱,变得不敢打仗有关。

如今,可以说是既教会他们军事技能,同时,也在提升他们的胆量。

否则……

你这两万人,难道还真让你搁这白吃白喝?

起码还是要找点事情给你干干吧。

而除了军事技能外,在君士坦丁堡,还专门设立了一个供宋人学习语言,或者是其他地理、医学等知识的学校。

这点其实也很重要。

为何古人都喜欢到处游历?

像是王勃,更是好像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到长安自己一个人到处跑。

因为只有这样到处跑,才能够增加你对外界的见识。

当然!

君士坦丁堡接下来肯定也会给他们安排这样的课程。

只不过在此之前,先把理论课都给打好。

包括欧洲的地理,气候,以及各种风俗习惯,还有包括各种语言,还有像是医学这样的有比较大的实用性的技能,都会传授给他们。

而且……

等学完了以后,还会进行考试。

对于考试成绩优异者,自然,接下来肯定也会委以重任。

对于那些成绩不怎么好,着实是没什么天分的。

那就没办法了。

估计到了最后,还是只能老老实实地去当兵了。

至少当兵他不怎么吃脑子的天赋。

另外……

也有可能会成为皇帝的贴身侍卫。

反正……

毕竟都是自家人,要说亏待,绝对也不会被亏待到哪里去。

肯定是比其他的阿拉伯人,还有塞尔柱突厥人,要更加容易被重用。

而一些阿拉伯人,以及塞尔柱突厥人,甚至此时此刻,都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当看到这两万人到达后,一些人甚至还把这些年轻的宋人,看成是香饽饽。

甚至有的人,还想把自家的女儿给嫁给对方。

当然!

个别人会这么做,其实也是无可厚非。

毕竟在中国的史书上,就曾有不少的,在边疆地区,让中原人先睡自家的女儿,然后自家女儿被睡了,其家人居然还觉得是一种荣幸的。

甚至还会跑去给别人说,自家女儿被中原人给睡了。

当然,也不知道这样的记载是真是假。

反正……

即便是有的话,也是比较特殊的情况吧。

而在君士坦丁堡,这样的情况,有也是很正常的。

而且人家也并不是说什么人都行的。

必须是找那些长得端正好看的。

你长得不好的,人家肯定也看不上。

或许是宋人在世界上的威望极高,又往往不缺吃、不缺穿,因此,这西方的女性,也是极其喜欢去勾引宋人。

阿拉伯人的女性,以及塞尔柱突厥人的女性,都没那么过分。

真正过分的,反倒是那些金发碧眼的。

至于学习语言的问题……

说实话!

这些年来,这大量的阿拉伯贵族,突厥贵族,乃至于欧洲贵族,其实都已掌握了一定程度的宋人的语言。

真要说的话,宋人再去学习他们的语言,反倒是没什么必要。

只不过……

这学习多种语言,其实也是一种有备无患吧。

毕竟你总不能希冀,你到了欧洲的任何一个地方,别人都会说宋人的语言。

当你到了一些偏僻的山区,那说不定要想跟当地人交流,就得使用欧洲地区的语言了。

这也使得两万人感觉自己这辈子,都从未有过这样的充实。

甚至……

这学习时间的安排,紧密的程度,都跟高考有的一拼了。

在此期间,一些有语言天赋的人,也是很快便脱颖而出。

完了,在经过考试后,君士坦丁堡也尝试把对方往外派,去处理一下一些当地的业务。

而那些更加优秀的,大宋这边的贵族子弟出身的,更是会被安排到朝堂之上。

先来的话,先负责一下文书方面的工作。

等什么时候,待在身边久了,又或者是在关键时候,提出过什么良策,再看能给对方安排什么职位,看看是否能担什么大任。

甚至……

最后当上宰相,也并非是毫无可能。

当然了!

这就会排挤其他宰相原来的名额。

甚至说不定会影响到其他阿拉伯人,乃至于突厥人当官的利益。

只是……

这个就以后再说了。

更何况……

也没有哪一条法律条文说了,宰相就只能是有一位。

当君士坦丁堡在搞着宋人增殖计划之时,印度这边,跟伽色尼王朝的战争,也正好拉开了序幕。

(本章完)</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