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在武侠世界里长生不死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一百四十八章 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毕竟种地这事,种的好了,收个三四千斤,比农场的人收入高,重不好了,可能一两千斤,还不如农场干活。

一个是风险自承,一个是旱涝保收,全看个人的选择了。

新城和恢复区,对农工商的吸引力是毋庸置疑的。

黄河以南除新城之外的地方大规模人口流失,便是最好的说明。

各个阶层中,唯独士这个阶层,对新城和恢复区没太大兴趣。

毕竟,叶霄认可的士和临安认可的士不同。

传统的士,指的是那些文人和有传承的世家弟子。

这些人,都是读圣贤书长大的。

按照大的范围来讲,他们讲的是儒家学问。

若是细分,其中又有显学,新学等各个流派。

这些人,对新城和恢复区兴趣不大。

原因很简单。

他们,是朝廷的官员预备役。

地方大小官吏,朝堂各级官员,都是从这些士中取的。

新城和恢复区不会给他们提供官位,各商会工厂也没他们施展拳脚的地方。

这些人天然和恢复区和新城对立。

少了士,当然不行。

不过叶霄也有自己的‘士’。

全面教育之下的小学毕业生,让新生代总体素质大幅上升。

而优秀中学生数量同样庞大,他们便是叶霄的士。

这些人,有的擅长文章,有的擅长算术,有的擅长物理化学,有的擅长天文地理。

系统化的全面培养,让各种人才都展现出自己的光彩。

其中最优秀的,在大学深造,而其余的,则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

现在的新城和恢复区,正因为最早一批学生毕业,而涌入大量新鲜血液。

这些新鲜血液带来的活力,正刺激着新城和恢复区更快更好的发展。

这些人,便是叶霄的‘士’。

叶霄自信,他的‘士’,比之前那些士要强的多。

现在只是第一批中学生毕业,等几年,大量的优秀毕业生涌现,新城和恢复区各方面人才的缺乏必然能大幅度缓解。

所以叶霄可以无视那些旧有的士。

他们若是愿意学习新的东西,拥抱新的制度,叶霄是欢迎的。

就如同有一批年轻士人在读了新城的课本后,考了不错的成绩,新城是欢迎的。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