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潮1980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六百一十章 恰逢其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 第六百一十章 恰逢其时 (第1/2页)

额外找房,说难也不难。

难的是这年头确实缺房,哪儿哪儿都缺。

再大的国营单位,踮着脚尖等着分房的人都能排到十年二十年之后去。

这是连国家都在发愁的事儿。

像今年年初,《京城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出台,京城政府的首要目标,就是大兴土木建住宅楼,以缓解住房缺口问题。

而不难的是,任何东西只要有需要,那就有市场。

不管这个东西有形还是无形,法律允许不允许买卖,这个市场是明处还是暗处的。

只要你有钱,总能通过花钱来解决问题。

像物资匮乏、饥饿横行的年代,各种票券比钱珍贵得多,国家完全实行的是配给制。

可即便如此,倒卖票券现象也一直长期存在。

还有友谊商店,外面用人民币买不到的东西,里面用外汇券都能买到,甚至还能有折扣。

所以外汇券也就有了交易市场。

哪怕在国家不允许买卖的情况下,也依然成为了一种比人民币要值钱的商品。

房子是同样的道理。

尽管从建国之后,公有房屋就开始实行调配制。

私房也开始了所有制的“改造”进程,以赎买方式逐步收归公有,不允许个人再出租、再交易。

到“运动”时期,几乎所有的私房都消失殆尽。

宁卫民踢出来的这件青铜器确实挺了不得。

里面内壁的铭文,经专家鉴定是五个字——“匽侯乍镇尊”

有了这五个字,就可以正式确定这件东西的身份了。

专家给出的最终鉴定结果还就像康术德初步断定的一样,几乎一点不差。

他们说这件装酒的酒器不但确实是酒尊,而且之前还是西周分封制下,燕国国君使用的东西。

因为“匽”这个字是周武王分封的召公奭,专门为了区别于周朝和商朝,为取代过去之“燕”而另创的新字。

“匽侯”这个词,也是一个统一的称谓,指的就是燕国国君。

所以这个酒尊的年代和来历都是非常明确。

也正因为如此,宁卫民不但大为钦佩师父识认宝贝的本事。

这件文物也一下引起了考古界和文物界的巨大轰动。

经手的文物局领导和各路专家们都说,从民间能发现这么一件几乎保存了形态完整的青铜器,太难得了!

其价值虽然比不了四羊方尊和司母戊鼎,也要列入国家一级文物,相当珍贵。

所以这件东西不但被拍了照片,进入了中小学美术教材。

还将在进行为期十天的公开展览之后,收藏在国家美术博物馆中。

那不用说,作为上交文物的人,康术德是肯定要受到相关部门表彰和奖励的

在区里专门召开的表彰大会上,在底下众多热辣辣的目光凝视里。

老爷子头一次带着大红花出了一把风头,满面春风的领走了荣誉证书和五百块钱。

甚至就连代为和上面协商的那个街道副主任李光东也受到了上级的表扬。

已经基本上定下来了,他将正式接任即将退休老主任的班儿,很快就要扶正了。

只是可惜,这一拿了奖金,无疑也就意味着宁卫民想干出租司机的美梦泡汤了。

不过这事儿也得说明白了。

其实还真不赖李主任不帮忙,没尽力,关键还在于各级单位的不对口上了。

要知道,发现文物的功劳是落在区文物局和街道头上了。

而首都出租汽车公司却是市属单位,这根本对不上茬口啊。

偏偏最后负责接收东西的一方又是国家文物局,收藏青铜尊的也是国家级别的博物馆。

这也就是说,合着里外里就没人家市里什么事儿,给人家完全越过去了。

那人家怎么可能帮你操这个心呢?

不可能的事儿。

所以当出租司机这事儿宁卫民想得挺好,可从一开始就注定没戏。

不过让人出乎意外的,倒是区里的干部挺通情达理。

或许是觉着没能实现宁卫民的愿望有点不落忍。

也或许是因为解决知青就业,本也是他们的职责所在,属于必须得完成的任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 第六百一十章 恰逢其时 (第2/2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