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汉末问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九章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 第九章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第2/2页)

是夜,荀棐等人在一处亭舍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清晨继续前行,临近中午时抵达了颍川郡治阳翟。

所谓阳翟,山南水北谓之阳,长尾山雉名为翟,从名字便可知此地早年有许多颜色鲜艳的山雉繁衍生息。

另传说此地为夏都,禹在这里掌政八年,并颁布了历法,称夏历或农历。

入了城,荀棐等人径直往郡府去,到了郡府前,便有一郡吏指引众人将车马停放好,然后带着他们前去拜谒太守。

刚穿过诸曹办公的所在,众人便见到了正好想要出府迎接他们的文太守。

文太守年纪五十上下,面相端正,着宽大儒服,行走间自有一股风度。

“事务繁忙,未能远迎,我之过也。”文太守连忙向荀绲施礼道,“待今夜宴会之上,我向君赔罪。”

荀绲和和气气地回礼道:“公身系百万之众,岂可因我等耽误政事。”

文太守与荀绲寒暄了几句,而后将目光转向荀棐等人,赞道:“君家才俊何其盛也!”

荀棐三人闻言都再次向太守行礼。

众人又聊了几句,荀绲才带着荀棐等人离开,前往宴会所在。

这次的宴会邀请了颍川郡诸族家长、后辈,人数众多,自然不可能在太守府内举办,而是在城内一处庄园举办。

这庄园因是建在城内,占地不是很大,但内里风景极为雅致,依溪而建,房屋重阁回廊,徘徊相连,沿途盛植花木,时值春日,馨香扑鼻。

等荀绲等人行至宴会处时,已经见得有二十余人早早的到了,此时他们或两两相谈,或奕棋观棋,或投壶,或独自饮酒,不一而足。

见了荀绲四人到来,众人都停下手间事,上前见礼。

荀棐等人也都一一回礼,而后分开,各寻各友。

比如荀绲就与各族家长一块闲谈,荀攸则找到阳翟辛氏的姻亲诸友谈笑,荀彧倒是哪也没去,跟在荀绲身后,侍立一旁,荀棐则一人安坐,打量着宴上的诸人。

日渐西斜,又有一些人入了宴,荀棐放眼望去,尽是名族名士:许县陈氏、阳翟辛氏、定陵杜氏、长社钟氏……

荀棐目光移转,最后落在钟繇身上,心中想着:“也不知钟元常在来阳翟之前是否见了公台……”

正当他暗自思量时,钟繇已经举着耳杯向他走来。

“辅之,请同饮。”钟繇笑道,率先饮下耳杯中的金浆酒。

荀棐不明缘由,但出于礼节还是起身,举杯一饮而尽。

钟繇见他疑惑,解释道:“数日前有一陈君持君之名刺拜访,我与其交谈,甚是欢畅,故而特来敬辅之一杯,谢君赠我一良友。”

荀棐不知两人见面的具体详情,但能感觉到钟繇确实很给自己面子,于是再饮一杯酒,问道:“不知公台此时何在,是否已经回返东郡了?”

钟繇说道:“他随我一道来阳翟了,说是在离去前要来同你当面道别,不过他未得府君邀请,所以不能入宴,只能待在外面。”

“那我现在就去见他。”荀棐当即说道。

钟繇连忙劝道:“诶,不必急于一时,他早猜到你会急着出去见他,故而早早与我说让你安坐,他且在城中游历一番,待宴会结束,你二人再相见不迟。”

“多谢元常告知。”

“小事尔。”

钟繇通知了荀棐后,便举杯离去,回到自己席上正襟危坐,宛若一字楷书。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