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汉末问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二十章 春种秋收,檀者香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荀棐的祖父荀淑就曾被称为神君,而荀棐为其孙,则被郡人亲切的称为少神君。

时光飞逝。

春去秋来。

一日,荀棐穿着麻履,站在一处小土坡上,看着远处田野间农人们的丰收盛景,情不自禁地诵道:“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

这首诗出自诗经《周颂》,说的是农人们喜迎丰年,收获了许多粮食,他们用各种祭品祭祀宗祖,祈求每年都像今年一样丰收。

郑户曹掾站在荀棐的身后,感慨道:“这都是荀君之功啊。”

今年天气干旱,豫州多地都遭受了大大小小的旱灾,比如说隔壁汝南郡的旱情就很严重,不少县的粟麦绝收,农人亡走。

而颍川稍微好一些,旱灾不是非常严重,再加上荀棐提前组织了各地乡民挖渠引水,所以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整体而言算是一个丰年。

荀棐为颍川丰收感到欣喜,心中也有着隐隐的不安。

无他,多州大旱,流民恐怕不在少数,若是今年冬天再来一场大寒,那么……

荀棐收回目光,说道:“丰收也有郑君和各户曹吏之功,非我一人能行,今日返回郡府,我便在府君面前为诸君请功。”

“多谢功曹!”众人齐齐施礼。

荀棐摆摆手,示意不用在意,他转过身看向落日黄昏,略微怅然。

这一年,实在是不平凡的一年,发生了太多事情:

献农书、使父赦、任功曹、劝农桑、正吏风,还有……成婚。

入夏之时,山阳王氏就已回信,说愿意嫁女给荀棐。

于是荀爽便开始操办起荀棐的婚事来,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等等流程全都走完了,就差最后的亲迎。

所谓亲迎,顾名思义就是男方到女方家中迎娶新妇。

“十月中旬,快了。”

越是接近光和七年,荀棐越感时光飞逝。

很快,十月已至,荀棐向太守请了长长的休沐,然后带着聘礼和一众亲友、宾客前往山阳郡高平县,迎娶新妇。

山阳王氏收下聘礼后,回了丰厚的嫁妆,让荀棐带回颍阴。

成婚当天,颍阴县内,高阳里中,高朋满座,人声鼎沸,荀彧、荀攸、关羽、程立、陈宫、钟繇等等诸君全都来了。

包括文太守也在宴上待了一会儿,留下礼金才离去。

辛辛苦苦走完了一众繁琐流程,夜里,荀棐见到了自己的妻,山阳王氏王谦的长女,王檀。

檀者,香木也。

王檀容貌美丽,从小身上就自带淡淡的清香,故而又有小名叫做香奴。

新婚之夜的妙事无需多言。

荀棐有了妻后,心中紧迫感更足,尤其是入了冬,感受着寒冷的天气,脑子里仿佛有根弦被紧紧绷住。

终于。

光和六年飞快过去了,光和七年不可避免地到来了。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