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汉末问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四十三章 终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书末页

刚进军营,还没至帅帐,荀棐就发现皇甫嵩和朱俊等人都围着一人说些什么,定睛看去,那人却是没有胡子,显然是个宦官。

‘原来是天子的旨意到了,怪不得忽然召集所有人来军营。’

荀棐走过去一一见礼,众人回礼,复等了一刻钟,皇甫嵩和朱俊清点完人数,向宦官道:“天使,众将都齐了,请宣旨意吧。”

天使倨傲地点了下头,打开圣旨,不疾不徐地读完了。

圣旨的内容和荀棐早先猜测的差不多,灵帝要求皇甫嵩和朱俊合军攻打陈国、汝南二郡的黄巾贼,将豫州一地平定。

至于荀棐,也被要求随军出征,同时灵帝还给荀棐升了个职位,即别部司马。

别部司马秩比千石,“其兵多少各随时宜”,也就是说,别部司马麾下的人数是不固定的,正好适合荀棐现在的情况。

毕竟光是荀棐麾下就已经有郡兵合计约莫八千,如果按照规制,做个校尉都可以了,但说来说去还是资历太浅,不适合一下擢升,所以给个别部司马过渡一下,反正这样也不会影响荀棐带兵指挥。

宣旨完毕后,天使施施然走了,皇甫嵩则和朱俊将众人叫到军帐里,开始商议接下来的作战方略。

营中,皇甫嵩堆米成图,然后在图上插着十几面小小的旗帜,他指着一处说道:

“天子让我们尽快剿灭陈国和汝南二郡的黄巾贼,而两郡的黄巾贼合起来差不多有十万之众,虽然他们兵器不行,但是到底人多,再加上已经历经数战,斗志想来不会低,所以此战颇有难度啊。”

朱俊点了点头道:“确实如此,尤其是荀司马剿灭了颍川黄巾之后,两郡的大头目都知道唇亡齿寒这个道理了,在我看来,他们似乎有合兵的打算。”

皇甫嵩问道:“诸君怎么看?”

孙坚是个勇猛地性子,当即道:“他们合兵反倒更好,正好我们一举破敌,否则若是让他们到处流窜,反而不利于我们清剿黄巾贼。”

傅燮附和道:“孙司马此言有理,卑下亦是如此认为的,如果两郡的黄巾贼不合并一处,我们反而容易顾此失彼,他们合兵一处之后,我大军一冲,只要大胜,则两郡彻底平息。

皇甫嵩颔首,忽而看向荀棐道:“辅之是怎么想的?”

荀棐说道:“我与诸君意同,不过在我看来,他们就算合兵,也不会真的只聚在一城,他们不会那么傻,所以我们反而要帮着他们合兵。

比如说,我军分兵两处,一者攻打陈国,一者攻打汝南,深入境内,然后折返驱赶黄巾贼寇,将他们赶到一城,然后围困城下。”

皇甫嵩脸上露出笑容,道:“辅之此言有理,我和公伟也是这么想的。”

紧接着皇甫嵩说道:“诸君认为此策略如何?”

众将齐声道:“无异议。……

“好!”

皇甫嵩颔首:“那便依照此策出兵,众将听令!”

“在!”诸人齐齐起身。

……

之后荀棐带兵八千出征,征汝南郡黄巾贼,又于西华斩黄巾渠帅。

后随皇甫嵩转战兖州,再破黄巾,最后转战冀州,取张角首级,以功封亭侯,并为兖州一郡太守。

数年之内治理地方,积蓄力量,于公元189年,席卷兖州,并出兵阻董卓焚雒阳,公元191年,下青州,编练青州兵,义儿军再次扩大,原先的义儿军任伍长、什长等职务。

董卓死后,联络王允、吕布,去信贾诩让他劝住董卓的麾下,荀棐在王允的邀请下入长安,收董卓麾下精锐凉州兵,迎奉天子,讨天下。

此时荀棐麾下有义儿军元从、青州兵、凉州兵,合计兵士十一万。

公元192年,豫州黄巾复起,荀棐遣一将平之,得豫州。

公元194年,陶谦病死,荀棐率军攻之,得徐州。

又二年,北上攻袁绍、公孙瓒联军,破之,北方平定。

公元198年,休养生息两年后,南下攻袁术、刘表,刘表降,袁术死,荀棐称魏王。

公元199年,荀棐联络江东士族,孙策被伏杀,下扬州。

公元200年,天下基本定下,荀棐称帝,国号为魏。

称帝后,荀棐安排一道人献上雕版印刷术,于是借此定科举,三年内仍以五经取士,而后则设立数学、地理、五经、策论、医学等科。

子女长大,重启大分封,交趾、朝鲜、蒙古、倭岛,并造海船,开发南方。

完结。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书末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