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4章,吏治之难和雇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只有张良迟疑一下道:“将军就不怕以后的秦吏拼死抵抗,为我们义军攻城略地增加阻碍。”

张良看完眼前的田籍也明白,这些秦吏全部杀了一点都不冤枉,只是他的出身还是让他内心厌恶这样的做法。

义军可以审判秦吏,但不能交给百姓来公审秦吏,更加不能让这些秦吏所作所为曝光。张良倒没有想要为秦吏遮掩的想法,只是他担心这样的做法,会损害官府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增加义军统治百姓的难度和成本,张良的想法用后世一个词可以精准形容,就是倒反天罡。

徐凡淡然道:“但这种做法却可以让我们获得百姓的支持,从我义军反秦开始,一直都是百姓在支持我们,秦吏在围剿我们,现在我我义军壮大就是靠百姓的支持,百姓支持义军,义军就维护百姓的利益,秦吏围剿我们,我们就杀了秦吏,这不是很合理的选择。分不清敌友,我义军又如何壮大。”

“季心,把我们义军在颍川郡的会议纪要交给张参军看,让他也清楚我义军的敌人和朋友是谁。”

季心感到有点为难,但还是点点头。

上次他们听完徐凡讲的《大秦各阶级分析》之后,季心这些人如获至宝方法记录下,这种分析天下的能力简直就是传说当中的屠龙术,学会了这上面的内容,以后他们的子孙,去各地诸侯当中做一谋臣,可谓是易如反掌,这些人打算把《大秦各阶级分析》作为自己传家的绝学,只传自己的嫡系子孙,这点连徐凡都不知道,这就是季心感到为难的原因,屠龙术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一个人抢他们后世子孙的饭碗。

而这其中季心想的最长远,他平时待在徐凡身边,他就记录徐凡平时的言语,只要是他觉得是至理名言的,他纷纷记录,现在已经有满满一大本《徐语》了。——

公审结束之后,义军又把所有俘虏的士兵集合起来,想要继续参军的,被邓忠留下,扩编成为南阳郡兵,而想要归向的士兵,义军每人发了1石粮食,让他们回家,毕竟现在南阳郡已经是义军的治下了,他们也是义军的百姓,让他们归乡也可以增加秋收的进度。

宛县,白河里。

几个士兵背着一袋粮食,兴高采烈地准备回到自己的家乡。

“义军太仁义了,不但放我们回乡,还给我们每人发一石粮食,仁义之师呀!”

另一个士兵也一脸庆幸道:“本以为这次很难活命了,却没有想到真可以回家,义军太仁义了。”

这些士兵不懂太多的词汇,他们只能一个劲说义军仁义,以此表达对义军的感激之情。

“秦屯长他们被吊死的好,虽然知道他不是人,但却没有想到他能做下如此多的恶事。”

“张县令被吊死的时候更是瑟瑟发抖,留下一摊黄尿,懦夫一个。”

说到被吊死的秦吏,大家的兴致更高了,纷纷述说着秦吏死的时候丑陋的样子,百姓虽然总结不出阶级这种精辟的词语,但秦吏对他们的压迫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是能感受到自己的利益受损,只是因为秦吏掌管权利,他们只能把这份仇恨埋藏在心中,而现在义军到来让他们的仇恨有了宣泄口了,百姓不会和张良一样觉得他们吊死的太惨,他们反而会觉得太解气了。

而后一个士兵看着一老一小道:“适,你和吴老都立下大功了,为什么不留在义军当中,义军可比秦军公平多了,立下功劳就可以当军官,而且他们还如此厉害,打的秦军节节败退,你跟着他们说不定可以成为将军。”虽然脱离秦军没有几天,但这些士兵却已经不把自己看成是秦军了。

而被问到的两人就是当初帮助许重召,登上城墙反水的秦兵。在战事结束之后,许重召就对陈小刀和邓说两人说了他们的功劳,陈小刀就邀请两人加入义军,并且给了队率之位,但两人都只想回家就拒绝了陈小刀的邀请。

年轻适笑道:“我还要赡养老母,参军太危险了不适合我。”

吴老笑道:“我已经四十岁了,能活着回家已经是幸运的事情了。”

但吴老想到自己家人已经死光了,又一脸暗淡,他曾经有两个儿子,但都死在南征百越的战事当中,他的妻子也因为这事情,一病不起让他成为了一个孤家寡人。

适和吴老是同乡,他知道吴老家中情况,他想了想道:“这次要不是您,我也不可能活着回家,您以后就是我父亲了,我会给您养老送终。”说完适就给吴老下跪磕头。

吴老激动道:“好孩子,不用磕了。”

几个同乡也高兴道:“吴老,您以后不用担心没有人养老送终了。”

几人来到自己的家乡,亲人纷纷来迎接,适的母亲也在其中,他们一家终于团聚了。小小的白河里充满欢乐,因为这次他们的运气极好,没有一人战死沙场。

适的母亲给他看了自己被义军修好的房子,新分的土地,她庆幸道:“你以后就待在母亲身边,我们就这样安稳的过日子。”

适点头道:“好,我们就这样安稳的过日子。”

三日后,白河里亭长昭虞召集所有人道:“我们义军要继续南征南郡,解救南郡的百姓,需要5万民夫,我们白河里分到50个名额,有谁要报名的?”

此言一出全场一片寂静,他们不敢相信徭役这么快来了。

适愤怒道:“你们义军不是说要免徭役。”

适的母亲马上拉住自己的孩子。

昭虞道:“这不是徭役,是雇佣,去做民夫的人可以包一日三餐,每日还可以获得10斤粮食,你们放心我义军不骗人,可以先给一石粮食作为定金,后面按照做民夫的日期算,多不用退少了可以补。”

这样一说所有人都松口气,心思灵活的人已经打算看看情况了,现在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很多人的家中已经吃光粮食了,只有以野菜为食了,要是民夫真有如此丰厚的俸禄,这个险值得冒。

求收藏,订阅和月票

(本章完)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