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95章 大作家的含金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你就不要推辞了,这菜点了可不能退。」

方言转头看向王硕,「这顿饭,你们就让给我来请,等回到燕京,再找个机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 第195章 大作家的含金量 (第2/2页)

「没问题,方老师!」

叶晶立马出声,然后看向羞得满脸通红的王硕,两人如蒙大赦般地松了口气。

就在此时,卢启文再次来到包间,说特意赠送一个菜,是黄振华大厨新研制的新菜。

方言脱口而出,「这鱼瞧着像东星斑。」

「方老师不愧是大吃家!」

看着卢启文洋溢热情地说菜名叫「碧海鱼王」,王硕两眼瞪得溜圆,大脑嗡嗡作响。

这就是「大作家」的含金量嘛?……

「嗝~」

从羊城酒家回到招待所,叶晶摸着圆鼓鼓的肚子,语气透着羡慕:

「这小酒喝着,这粤菜吃着,方老师过得可比咱们滋润多了。」

「没想到这一顿饭能花这么多。」

王硕心有余悸道。

叶晶说:「得亏最后不是

咱俩请客,要不然,我都不知道这帐该怎么结。」

王硕不无羡慕道:「方老师忒豪横了。」

「要我说,你就别折腾什么喇叭裤了,还不如跟着方老师混,没准我也能喝口汤。」

叶晶扯了扯裤腰。

王硕白了眼:「我不是都说了,写作是不可能写作,这辈子都不可能写作,我要再写作,我就是臭狗屎!臭大粪!」

叶晶冷不丁来一句:「刚才那一顿好吃吗?」

王硕想也不想,「真香啊!」

叶晶道:「你要是能成了方老师这样的大作家,以后能天天吃。」

王硕撇了撇嘴:「瞧你这个出息,吃几顿饭就把你美得不知道姓什么。」

「嘁,你就自个穷嘚瑟吧。」

叶晶道:「要不是我没有天赋,否则让我给方老师喊"爷"都没问题,以后就跟着他混。」

王硕说:「文学的天赋是没有,你当狗腿子的天赋倒瞧出来了。」

叶晶反击道:「你也甭讥讽我,到时候,没准你自己就巴巴地去当狗腿子了。」

「嘚嘚嘚!」

王硕没好气道:「不就是在羊城酒家搓一顿嘛,等咱们发了财,哥们以后天天来。」

闲聊了会儿,叶晶突然道:「方老师刚刚在饭桌上说,他这趟是去蛇口开文学讲座的是不是?」

「没错。」

王硕说完这话的第三天,大清早的高第街市场,一如既往地人山人海。

就在此时,一个卖小五金的摊主拿着《羊城日报》,大喊了一声:

「方老师来蛇口了!」

一下子,吸引来周围的摊主和路人,问了句「哪个方老师啊」。

「当然是方言啊!」

「写《大秦之裂变》的方言!」

「他昨天在蛇口开了讲座!」

摊主展开《羊城日报》,整整一个版面都是关于方言文学讲座的报道。

「在哪儿,在哪儿,给我看看。」

顷刻间,许多人一窝蜂地凑了过来,也有不少人跑去大十字的邮政报刊亭。

王硕看着为方言而疯狂的人群,也拉上叶晶跑了过去。

只见人声鼎沸,门庭若市,挤得里三层外三层的市民,只为买到当天的《羊城日报》、《南方日报》等报纸,以及当月出版的《故事会》、《大众电影》等杂志。

稍微晚来一步,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捧读报纸的背影。

王硕从人堆里挤了出来,手里拿着份报纸,嘴上骂骂咧咧。

「别骂了,赶紧看看方老师讲了什么吧。」

叶晶凑了上去,映入眼帘的赫然是「周秦之变」。

「华夏历史上虽然有24个王朝,有无数次的朝代更替,但事实上,真正的社会转型只有4次。」

「商周之变!周秦之变!唐宋之变!」

「以及从清朝末期开始的古今之变!」

「从商朝到周朝的转型,我们开始有了"中国"这个概念……」

王硕从上往下看,忍不住地读了出来。

跟他一样的,不在少数,在他们的周围,聚集着一帮没有抢到报纸的人。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意思就是,"周人建立的邦国虽然很古老,但它肩负的天命却在于革新"。」

「周朝之所以灭亡,而秦朝之所以取代周朝,结束战国时代,就是因为周朝停止了革新,没有继续改革,就是因为其他六国没有比秦国改革得

更彻底,最终统统被变法强大后的秦国所击败。」

「从此以后,让中原从分封割据正式进入到大一统!」

「将"大一统"的思想付诸实践!」

「………」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声音越来越洪亮,读报纸的人越来越控制不住激动的心情。

「方老师说得太好了!」

「你别打岔,快说,快继续往下说!」

一个个凑到王硕的跟前,催促着他继续往下念。

王硕却像身体被掏空了一样,声音略微沙哑地说:「下面没有了。」

「什么!?」

一瞬间,全场哗然,鬼哭狼嚎。

「怎么下面就没有了呢!」

「就是就是,才讲了"商周之变"、「周秦之变」,后面两个还没讲呢!」

「怎么能说到精彩的时候,就断了?」

「这也太缺德了吧!」

「我***啊!」

被断章搞得不上不下的人群,愤怒异常,不停地咒骂要给断章的报社寄去刀片。

而一说到方言,嘴上无不赞叹「猴赛雷」、「好巴闭」、「方老师好嘢」……

粤东人爱吃早茶,方言的这篇「周秦之变」立刻就成了他们的谈资,越传越广。

身在其中的王硕,到处都能听到关于「方言」和「改革」的议论,也看到《羊城晚报》、《南方日报》等报刊,连篇累牍地点评《大秦之裂变》以及「周秦之变」。

大有「传遍羊城,满城轰动」的景象!

免费阅读.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