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61章 全国优秀新诗奖 (第1/2页)
把邀请函从头到尾看了个遍,方言仍然是一头雾水,有很多的疑惑。
对这个国际写作计划,就像对月球一样,吃如何,住如何,研究如何,完全两眼一抹黑。
好在作为过来人的王朦,一一解答。
「资助给作家们的经费,大部分是来自聂女士他们夫妇的募捐。」
「这个计划能一直延续下来,实属不易,倾注了他们大量的心血,可千万别辜负了。」
「我明白了,王老师。」
方言放下了心,决定接下这份邀请。
而后,从人文社,来到十月文艺出版社。
一栋四层的红砖楼,一层是大厅、会议室、接待室,而《十月》编辑部在第二层。
敲开了主编办公室的门,如实地情况汇报给苏予,就见她翻了翻写着英语的邀请函。
「这可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要去多久?」
「可能要在美国呆三到四个月。」
方言说最后的一个月,可以自行决定去留,可以去美国各地旅游,或者直接回国。
「那就最好呆满4个月再回来。」
苏予摆了摆手。
方言说:「我现在也没有想好,要去那里做些什么,不过有件事,我已经想好了,就是借这个机会,看能不能和这些国外的作家们约个稿,咱们《十月》出一些外国文学作品?」
「这点子不错!」
苏予眼前一亮,接着想到这个国际写作计划,既然邀请了全世界的作家,也要利用好这个平台,多多地关注世界文学的思潮和走向。
方言点了下头,笑而不语。
苏予站起身,带着他去开具单位的审批证明,「要办护照,可不容易,赶紧去办吧。」
「谢谢主编。」
方言拿上证明,前往公安局。
80年代,内地和宝岛、西方交往,并没有直接通航的交通工具,所以,必须先绕道香江,再由香江,转去其他的国家。
而当时,去香江也是有名额限制的。
申请的人多,分配名额少,等待的时间长,而且对出国者的审查,相当严格。
很快地,方言就感受到有多么严格。
到出入境管理处办理一系列的手续,开具单位审批证明、出示境外邀请材料、提供经济担保证明、办理公证、提交翻译材料……
按照表格上的要求,光政审这一项,就要办理单位政审、居委会政审、办事处政审、辖区派出所政审,等等,还有一大堆公章要盖。
也有一大堆表格要填,而且一家人都要填。
所有家庭成员的联络方式,都必须留下,以避免滞留国外,甚至叛变这些极端情况。
申请表都有编号,填错了就不能改。
错了一处就需重新领表,再重新盖章。
所以,方言先复印了一些表,自己试着填,填完了以后,再找出入境管理处工作人员帮忙检查,合格的话,才敢往正式表上誊抄。
在此之前,方言先去了趟燕京大学。
未名湖面,波光粼粼,岸边的草坪上坐满了燕大学子,人头攒动,围坐了一圈又一圈。
白若雪抱着吉他,坐在正中间,给好姐妹伴奏,唐胜男熟练地唱着《贝加尔湖畔》。
于敏洪透过人群缝隙,呆呆地望着女神。
动人的歌声,在草坪上回旋。
「好多人啊。」
方言站在人群最外围,不禁感慨了句。
于敏洪借着余光一瞥,一下子就认
出了他这张面孔,忍不住惊呼道:「方老师!?」
此话一出,琴声瞬间戛然而止。
「方老师来了!」
全场骚动了起来,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
海子、骆一鹤、西川等人,立马站起来。
「同学们好。」
面对扑面而来的人群,方言笑着打招呼。
「方老师,您来得正好。」
骆一鹤说,他们正在分享彼此的诗歌。
特别是,海子等人所创作的诗集。
「喔!」
方言一听到「海子」,立马来了兴致。
海子激动异常,把小册子递上去,「方、方老师,这是我写的诗集,请您、您过目。」
方言作为当代文学编辑室的主任,自然要替《十月》的诗歌版面,物色更多更好的诗。
定睛一瞧,书名叫《小站》。
署名,査海升。
是海子在同班同学的帮助下,自费编印完成自己的第一本油印诗集,收录了25首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 第261章 全国优秀新诗奖 (第2/2页)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