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复山河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一百五十五章、不务正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 第一百五十五章、不务正业 (第2/2页)

一旦涉及利益分配,没有亲自参与的三人,肯定会对结果不满。

一次两次不要紧,时间一旦长了,矛盾也就产生了。

“先生之计甚妙!

不过此事,朕不便亲自提出,两位先生可否代劳?”

姬昭顺的话,把尹左人吓了一個半死。

这种得罪人的活儿,他们在暗中鼓动尚可。

跑到朝堂上去提,那就要命了。

“陛下,我等二人只是虚职,在朝中说话份量不够啊!”

尹智铭急忙回绝道。

现在针对他们两个的,只有庞阁老。

倘若搞一波事情,再得罪死三位辅臣,同他们不死不休的敌人就是四位辅臣。

那么什么也别说了,直接准备棺材即可。

“罢了,朕另外安排人去实施。”

姬昭顺略显失望的说道。

在他看来这两位先生,才华是有的,就是做事的时候瞻前顾后。

每次遇到了大事,都要躲在后面。

……

廉州府。

顾不上理会外界的纷纷扰扰,剿灭廉州的叛军余孽之后,李牧第一时间着手恢复农业生产。

相比富饶的扬州,廉州肯定差的远。

可是放眼多山的广西,廉州府还算条件不错的。

临海有港口,地势相对较为平缓,雨水充足适合农业生产。

“差不多得了!

这些都是文官的活儿,干的就算再好,我们也捞不到一个嘉奖。

有这些功夫,不如出兵多收复几座城池,还能向朝廷报捷。”

看着李牧整体忙前忙后,景逸风开口劝说道。

为了压制武将,大虞禁止武将参与地方治理。

廉州这种新收复地区,虽然不受限制,可也别指望获得功劳。

现在做的再多,都是给别人做嫁衣。

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情,景逸风是一点儿兴趣都没有。

“七叔,你以为是我想在这里耗着,不愿意去建功立业啊?

抓捕了六万多名俘虏,就增加了六万多张嘴。

还有汇聚过来的难民,也需要我们出粮进行救济。

朝廷迟迟不派出文官过来接手这个烂摊子,压力就全在我们这些倒霉蛋身上。

继续出兵收复更多的州府,接手的烂摊子还会更大。

朝廷划拨的粮草不够,无法养活这么多人,接下来又会复叛。

那么多古之名将杀俘,我看都是给被逼出来的。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路一共两条。

要么组织他们赶紧播种,争取收获一波春粮,缓解粮食压力。

要么直接把这些人全部给杀了,从此你我背负屠夫之名,被史书骂上几千年!”

李牧没好气的回怼道。

这些日子,他可是忙前忙后。

看着景逸风闲的没事干,内心深处,他早就不平衡了。

几次想要开口叫景逸风帮忙,只是考虑到淮安营的执行力不足,被迫只能作罢。

“哈哈……”

“杀俘的事情,你可别带上我。

这种事情,老子肯定不能干。

安排人种地的话,就算我想帮忙,也不知道该怎么帮。

大不了我多上几道折子,催一催朝廷,让他们拨付更多的粮草。

不过这种事情,不要抱有太大的期望。

连日常军饷都会被克扣,战俘和难民在那帮文官眼中,根本就不算人。

你还是组织他们自力更生吧!”

说话间,景逸风同情的看了李牧一眼。

主帅不好当!

除了要管打仗,还要考虑善后问题。

早知道这么麻烦,他就不过来瞎比比了。

万一李牧撂挑子,一想起多出来的几万张嘴,他就觉得头大。

难怪朝廷对廉州府官员的人选迟迟定不下来,估摸着根本就没人愿意过来。

现在过来当官,半点儿油水捞不到,还要往里面倒搭钱。

功劳什么的不用想,搞不好还会被饿急了的难民,割下脑袋。

“行了,你该干嘛干嘛去,别在这里碍眼!”

李牧故作嫌弃的说道。

组织战俘、难民恢复生产,既是一件苦差事,同样也伴随着巨大的利益。

廉州府在册土地一共就那么多,剩下的都是被士绅藏匿下来的。

被叛军这么一阵折腾,当地的士绅死伤惨重。

就算有几个幸运儿活了下来,能够勉强维持家业就不错了,根本没有能力继续占据这些被藏匿的土地。

倘若留在广西任职,那么这些无主的土地,就可以合法的变成军田。

问就是卫所的军田!

想要丈量,那是不可能的。

没有哪个小吏,敢跑到军营中丈量土地。

反正能派到广西这种穷乡僻壤任职的文官,也是朝中的边缘人。

稍微有点儿关系背景,都不会过来接这个烂摊子。

李牧计算过,只要经营上一两年,前期的投入就能够全部收回来。

何况这笔支出,还是朝廷承担的大头。

加上缴获战利品的补充,真正需要他负担的并不多。

(本章完)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