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80年代做产业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7章 两条生产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他一个茶山的公社主任,不打招呼,贸然跑过界,可是犯忌讳的。

梁永丰边走边朝四周观察。

“梁老板觉得这片地方怎么样?”黄主任问。

“不错!”梁永丰点点头。

茶山公社原来就是石龙公社的一部分,1959年,从石龙公社分出。

分家之后的石龙公社就只剩下了13平方公里,是东莞面积最小的公社。

对石龙来说,面积太小,是他们的劣势。

但是对周边几个公社来说,却是一件好事。

石龙周边的附城、石码、石排等公社,其边缘地带距离东莞火车站的距离都不远。

尤其是紧邻石龙的茶山公社。

东莞火车站位于石龙的东南部地区,石龙的东南边就是茶山。

两者之间的距离,只有几百米。

凭借这一优势,目前茶山也吸引了部分港商。

他们的情况跟石龙一样。

港商的投资规模普遍较小,甚至比石龙还要小。

梁永丰走了一路,连个100人以上的工厂都没见到。

几人又走了几百米,就来到茶山公社政府所在地。

梁永丰暗自算了一下,他们一路走过来,至多走了1.5公里。

茶山公社政府所在地跟火车站的距离,竟然比石龙还要近。

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他们才能派人盯着梁永丰是否过来。

黄主任找梁永丰的目的也简单,也是拉投资,请梁永丰过来盖房子的。

茶山的土地相比石龙要便宜不少,就算靠近石龙公社的最好地段,也只有200来块一亩。

相比于万江、附城,已经有价格优势。

次一些的地方,甚至只要100来块钱一亩。

一方面东莞火车站毕竟没有在他们公社;

另一方面茶山公社有45平方公里,比石龙大不少。

梁永丰一口气买了200多亩土地。

也就是广东现在的环境比较宽松。

换到其他地方,他一口气就买几百亩的地,恐怕早就被抓起来了。

回到莞城,身在香港的广东商业地产公司总经理周余利用他的人脉关系,打听到了两条合乎他们要求的水泥生产线。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