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88章李善长的诡辩,引导朱屠夫的疑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 <h1> 第488章李善长的诡辩,引导朱屠夫的疑心</h1><script>chapter0();</script> 朱元璋盛怒之下,就连在大殿外站岗的神机营将士,都本能地拔出了腰间佩剑。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大殿内硝烟顿起,火药味十足。

毋庸置疑,如果朱元璋真的动怒,这些人将会当场血溅大殿。

今天,朱元璋特意在大殿内外,安排了数量颇多的神机营将士。

目的是震慑政策跟朝廷作对的人。

看到朱元璋如此愤怒,文武百官一个个心惊胆战,噤若寒蝉。

但是儒臣害怕归害怕,仍然向李善长看了过去。

他们知道自己实力不足,无论如何劝阻,都撼动不了朱元璋。

现在只能指望权势滔天的李善长了。

果不其然,李善长此时也有了行动。

他缓缓出列,走到大殿中心,朝朱元璋拜了下去。

“臣李善长,叩拜皇上!”

他的声音中气十足,孔武有力。

看到李善长出列,朱元璋抽了抽嘴角,强制压下心头怒火。

“韩国公不在府里颐养天年,今日怎么想起来上朝了?”

朱元璋这话里透出浓郁的明知故问的味道。

李善长对朱元璋的脾气早已了如指掌。

毕竟也曾经是一起征战沙场,浴血奋战,打下大明江山的兄弟。

“皇上,臣承受皇恩,得以不问正事,颐养天年,老臣心怀感激。”

“这大明江山,是皇上及诸多将士浴血奋战,为了百姓们有个安稳日子打下来的。”

“但是皇上,大明建国初期,何等动荡不安,那时如果没有儒家子弟稳定局面,四处宣扬大明的仁政安抚人心,大明未必能守得住江山。”

“儒家子弟在朝内稳住百姓,培养人才。朝外,则安邦定国,并建立友好边境关系。”

“历朝历代,任何一个王朝,都需要儒家平衡各阶层关系,儒家跟朝堂早已血脉相连,不分彼此。”

“徐树栋自己愚蠢,他是儒家败类,胆敢造反,皇上杀得对。”

“但是这么多的名家大儒,他们不过是对皇上谏言而已,虽然话说得有些过头,但臣斗胆询问皇上,唐朝魏征不也如此敢于谏言吗?”

李善长一番长篇大论出口,整个朝廷顿时鸦雀无声。

许多儒臣满脸敬佩地看着李善长,更多的大臣则是呆若木鸡。

不得不说,李善长这些话,完美地将这些闹事的大儒,从此次事件中摘除出来。

李善长先是否定大明江山是儒家的,一开口就给足朱元璋面子。

只是他又提醒朱元璋,这大明江山并非朱元璋自己一个人打下来的,还有他及一群浴血奋战的兄弟。

提醒朱元璋,别忘了这份兄弟情分。

接着,李善长甚至狠狠地反对徐树栋造反一事,并将徐树栋从儒家里剔除出去。

接着,李善长又极其聪明地将这些闹事的大儒,说成是对大明谏言,而非辱骂。

并且搬出了唐代儒臣魏征来相提并论。

明明是咒骂,侮辱的言语,愣是被李善长解释成敢于谏言的功臣。

不得不说,李善长诡辩能力实在强大。

想当年,同为一代名儒的刘伯温都是他的手下败将。

虽然当时还有别的因素,但李善长能力确实不俗。

这二十年来,他在朝堂中不但未倒,而且至今都权势滔天,他开国功臣的功勋,还是次要的,更多的则是他知道如何审时度势。

李善长自视清高,也有功高盖主之嫌。

所以朱元璋不时地敲打他。

但他聪明之处在于,他会根据时势服软,降低身份,让朱元璋以为控制得了他。

所以朱元璋才一直没有动他。

现在为了儒家的事情,已经退居二线的李善长,再次站到了朝堂上。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这次是在力挺儒家。

朱元璋虽然肺都快气炸了,这次却拿李善长没办法。

这次的儒家事件,不像徐树栋之前造反那样有杀人的理由。

而且李善长还相当聪明的把徐树栋和其他大儒分别对待。

他的话找不出一点可以反驳的纰漏。

言语间,将对儒家不利的因素全都撇开,而且也表明了他的立场。

李善长说话非常有艺术,宋隐由此也看出来了,李善长还真有一套。

朱元璋冷眼打量着李善长。

他们已经打了那么多年交道,彼此都相当了解。

李善长选择在此时挺身而出,大义凛然,让他在儒臣们心里光芒更盛。

朱元璋非常不满。

“阻挠国策推广,阻止教育改革,藐视皇权,韩国公你一个大儒,也觉得这些事情情有可原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