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灼点头,“我还好。”拉力赛与公路赛、场地赛不一样,拉力赛是奔驰在天然道路。对于摩托车来说,和跑山差不多,但跑山大多数跑的是盘山公路或者翻山的国道,拉力赛跑的是土路。这就更加艰苦,赛程也更长,有时候能从一个省跑到另一个省。就像这条进山的路,解说组坐的越野车平均时速不超过40,颤颤巍巍地开到赛会出发台。可汽车组在这里的平均时速可能会超过160,更不必说摩托组。出发台的背面就是解说台,由于要出镜,言灼还是穿他那套最昂贵的西装。是真冷。深秋,山林,毫无掩体。三个解说往那一坐,感觉不出二十分钟就能冻上。言灼有点感觉不到自己的耳朵了,主要还是穿得太单薄,但一想到这是人生第一次参与体育赛事解说,什么冷不冷的,不重要了。“对了。”工作人员走过来,递来三份新稿子,放在解说台上给三位解说,“周一有个车队卡着报名截止日期,所以新增一个车队两个车手,不用担心,都是熟人。”三人点头道谢,今天的解说组是两个资历较老的解说带着言灼,两老带一新的搭配是很稳妥的,既不会冷场,也很好救场。老郑说:“没事的,第一次解说拉力,跟上就行。”言灼点头,“好的。”然后翻开新报名的车队资料,笑容凝结了。飓风车队,1号车手秦渡凉,2号车手彭谦。“哦秦渡凉啊。”另一位解说姓杨,宽慰他,“小言,别紧张,老熟人。”言灼笑笑,“好。”确实是老熟人。老杨奇怪,“不过他怎么来跑这个小比赛啊。”老郑耸耸肩,“应该是曼岛TT受的伤休养好了,来跑小比赛试试状态吧。”聊到这里,言灼捻了下纸边,垂眸看着纸上的车手资料。“哦……也对。”老杨点头,“哎太冷了,我们这儿是不是迎风面啊。”旁边两位前辈闲聊着,言灼愈发地沉默。有工作人员递来热水,他们捧着捂手,言灼两只手拢着小小的纸杯,终于感觉到了一些温度。终于,直升机起飞,背面的发车台开始发车仪式。这次发车由汽车组和摩托组交替发车,在佐河县西北方向的天桥山,SS(特殊赛段)1,所有车辆环山一周回到发车点。三位解说戴上耳麦,与导播连接通话,导播在画外指挥倒数。同时,直升机与地面的两个摄影团队开启转播,第一个赛段开始了。汽车组前驱组先发车,接着摩托组发两辆,佐河拉力赛摩托组的规则是统一的450cc,允许3个引擎。秦渡凉和彭谦的序列号是35号和36号,排在摩托组的最后两个。言灼坐直起来,向镜头微笑,“大家好,欢迎来到佐河县拉力锦标赛的现场,我是解说言灼。”“我是解说郑仁天。”“我是解说杨优。”直播画面同步转播到地方台和各个体育频道,言灼的外貌条件非常好,面容清秀干净,嗓音柔和却有力量。秦渡凉在发车等待区,今天骑的是一辆凯越,达喀尔车型,标准的450排量。拉力摩托车的左边把手上有个按键,连接仪表盘旁边的电子路书。那是个比普通手机大上一些的电子屏,屏上是摩托拉力车手的路书。与汽车组不同,汽车组的拉力赛车手在副驾驶有一个领航员,领航员为车手读路书,也就是报路。比如前方多少米是一个什么弯,但摩托车手只有一个人。他们独自驾驶、独自观察路面情况,左手离合、按键翻页路书,右手拧油门控制前刹,眼睛看路、看路书。摩托车手在拉力赛道上,只有自己一个人。“凉哥,没问题吧?”飓风车队经理走过来,拍拍他尾翼,“自己感觉怎么样?”秦渡凉把镜片掰上去,“没问题,都休养一个多月了,我又不是纸糊的。”经理还是有点担心他,“行,反正就来看看状态,小比赛,没什么含金量,随便跑跑。”秦渡凉笑笑,“我亲自改的车,就不可能随便跑跑。”经理叹气笑着摇摇头,拿他没什么办法。这台车秦渡凉在原基础上又加了一组定风翼,其效果经测试,可以在260的时速下产生足足50公斤的下压力,并且拉直线和高速弯能够更加稳定。Brembo刹车卡钳、Ohlins倒立式前叉及避震,秦渡凉骑在车上,最后调整了一下头盔。接着彭谦骑着一模一样的车,蹬着地到他旁边来,两个人对了一下拳头。彭谦:“嗳,我刚刚从解说台那溜达回来,看见言灼了。”',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