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排好乡镇小学的所有注意事项,郑云龙一个人开车回到县城,李良伟和彭永康他们已经回来了,三人一起去往陆婷的家里,因为他们要接上陆婷和二姐夫杨平到渝城去,到了陆婷的家里,三姐夫王广才也在,这两天他正在跑调动的各种手续,已经确定他会调到县委组织部工作,意外的收获就是,作为老师这时候在口头上是和干部一样的待遇,所以他进入组织部之后,谢书记根本不算违规,他也是副科级待遇,副科级虽然不算什么官,他只是公务员的最底层官员,但是他起码算官了吧,而不是办事员,这就是一个好的起点,如果他自己再努力一点,好好的提升一下自己的文凭,郑云龙再在适当的时候帮他一把,应该还是有一定的发展前途。
在陆婷的家里吃了中午饭,5个人一起前往渝城,这个年代到渝城还没有高速公路,200公里左右的国道,跑了5个多小时,到的时候夜色已经降临,老同学姚军已经在朝天门这里等候,他把自己的火锅店取名叫朝天门老火锅,第1家门店肯定是要在朝天门这个地方,这也是未来的总店,渝城的房地产这个时候刚刚开始,这也是1栋新建的楼房,整栋楼临江而建,视野开阔,姚军一共买下了上下两层,不得不说,姚军还是有一定的商业头脑,因为从价格上来说,二楼的价格比一楼的门面价格要便宜很多,上下两层总共1200多平方,所花的钱相当于只买一楼900多平方,上下两层整体装修来说,比只有一层的装修效果要好,因为二楼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和隐私性,也给顾客多了一个选择的余地,朝天门这个名字是作为渝城着名的船运码头而存在了几百年时间,所以他的装修风格也是借鉴了历史沉淀的元素,把历史文化,码头文化,纤夫文化,船工号子等多种元素融合在一起,装修得古色古香,就连服务员的穿着打扮也相得溢彰,但是郑云龙总觉得缺少点什么东西,他在上下两层楼走了两圈,一时也没想起到底缺点什么,既然肚子有点饿了,那就先尝尝正宗的山城火锅,结果被打脸了,作为正宗川省人的他,感觉给全川人民丢脸了,他吃辣味的水平有限,刚开始觉得还可以,麻辣鲜香的感觉也不错,但是几分钟之后他就感觉嘴唇火辣辣的,再也不敢多吃了,只好端着白米饭,就着火锅店的泡菜吃饱了饭,再看其他的人,包括陆婷在内,全都是大快朵颐,吃得不亦乐乎,感觉他们才是正宗的川省人。
郑云龙一个人漫步在上下两层楼之间,看着墙上对于朝天门的历史介绍,对于川江船运文化的介绍,对于火锅文化的介绍,同时也匹配了一些老的照片,严格说来,这也是一种宣传推广,借过往历史的沉淀来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就像后世那些什么百年老店,什么老字号等,其中肯定有真正的老字号和百年老店,但也有大部分的历史可能是杜撰的,比如说我可以宣传我的爷爷的爷爷,当年在某个地方是开裁缝铺的,我现在作为他的后代,开的服装店就是受祖上的影响,我的手艺也是祖传的,那我的这个店就是上百年的历史了。至于别人信不信,那就要看你的宣传推广手段了,如果别人认可你的手艺,就有可能承认你说的历史传承,后世有很多商业推广模式,他去国外购买一个倒闭了好多年的品牌,回到国内包装一下,那就是什么欧洲百年品牌,什么百年贵族传承,借着国人崇洋媚外的心理,大把大把的捞金。郑云龙觉得借助这种墙面文字和图片的宣传推广,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也不是很大,有几个吃饭的人会去阅读墙上的宣传内容,他想到了电视的广告推广,不过就目前这两个店来说,意义也不是很大,突然脑子里灵光一闪,他想到了后世很多商家的音乐舞蹈推广,刚才总觉得缺点什么东西,那就是缺这种音乐和舞蹈的推广模式,后世很多借助文化大革命红色歌曲的推广模式,借助人民公社,伙食团等背景的推广模式,这时候还没有开始出现,那自己为什么不能尝试呢,这种推广模式,让消费者在吃饭的过程中能够欣赏到具有一定特色的音乐和视觉娱乐,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人都有好奇的一面,都想来尝试一下,如果再加上服务品质的保证,这样不就把自己的局面打开了吗?朝天门老火锅借助了码头文化,纤夫文化,船工号子等,而在十多年后的2006年,川江号子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郑云龙当年是看过一次川江号子的表演,而其中一名叫曹光渝的表演者,他是川江号子的传承人,他的声音浑厚而高亢,让人印象非常深刻,而这个时候,他应该是在轮船公司上班,被公司内部安排拜师学习川江号子,说直白一点,就相当于公司内部负责公司宣传的宣传科成员,如果自己请他,再给予一定的报酬,除了增加他们的收入之外,也有利于川江号子的推广。
想到这点,郑云龙赶紧上楼,走到正在吃火锅的众人面前,由于还没有正式营业,火锅店里的服务员也都是处在培训阶段,吃火锅的也就六桌人,知道郑云龙他们今天要来,这六桌人除了火锅店的管理人员之外,还有两桌地方官员,这时候还没有渝中区的叫法,朝天门这块属于市中区,地方官员主要是一些主管工商,税务,公安的负责人,郑云龙为了推出朝天门老火锅和海底捞这两个火锅品牌,在港岛专门成立了一个饮食文化公司,他自己所占的股份,全部在这个饮食文化公司里面,这样的话,这两个火锅品牌就有了港岛投资背景,刚刚进入渝城和蓉城的时候,是以港资投资的名义进入的,而地方政府这时候把招商引资看的还是很重要,所以才有政府官员来关照,听说开业的那一天,区里的主要领导都会出席。当着众人的面,郑云龙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甚至操着不算动听的嗓音,配合着动作,唱了一段他熟悉的川江号子:”太阳出来照山坡,喊起那号子把船拖,齐心协力往前走,船到码头把酒喝,朝天门码头好酒多,两江三岸汇成歌……“唱完这段川江号子之后,郑云龙又唱了《纤夫的爱》,《纤夫的爱》这首歌这时候实际上已经有人唱过了,只不过没有唱红,后来经过尹相杰和于文华翻唱并发表,于1993年风靡全国的,所以说郑云龙唱出来也不算是剽窃,只是众人都还没有听过这首歌,知道这首歌将于不久之后流行开来,他就谎称是上次去京城听到有人唱的。 ', '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