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1> 第八百八十章 重返东京(五)</h1><script>chapter0();</script> 第八百八十章
岛国,东京。
世田谷区,小田急线沿线附近鳞次栉比的高级住宅区。
早,八点半。
在车里已经等了两个多小时的爱德华·戴克,装作耐心翻看着手里的报纸,可他的注意力却一直关注着身后驶来的两辆轿车上面。
约半个小时前,花旗银行额“老朋友”霍华德·马可斯走了。
他停车的位置上,现在又停下两辆岛国人驾驶的黑色本田轿车。
从车里走出来的三名岛国人,爱德华·戴克都非常陌生。
但他常年在亚洲地区工作生活,并没有对于亚洲人的“脸盲症”,很快就记下了三人的样貌特征。
。。。
又过了大约半小时,刚过九点的时候。
爱德华·戴克望着远处缓缓停下的三辆轿车,心里暗道今天好热闹,表情却显得格外平淡,默默记下几人的样貌特征后,把这些都记在了随身携带的备忘录上。
九点半。
大清早陪着托比·欧尔佳一起进入别墅的木原信成,终于出来了。
他主动走到爱德华·戴克身旁,客气的随便闲聊几句后,就望着远处街口默默等待着。
很快~爱德华·戴克的好奇心就得到了满足。
木原信成的手下泷本川一,开着一辆小型厢式货车从远处拐进来。
等到小型箱货车停稳后,泷本川一迎着走过去的木原信成深深鞠了一躬,招呼随车跟来的一个送货工,把货箱里的几个包装箱搬进了别墅。
爱德华把身上全新的外套脱掉后,刚准备上前帮忙,就听到托比的声音响起~
“戴克!”
“我在。。”
“你的外套呢?”
“额。。在车上,怎么了?”
“快穿好跟我走,老板要见你!”
“好的!”爱德华·戴克脸上带着歉意的向木原信成耸耸肩,转身从车里拿上外套,追着托比的脚步而去。
。。。
别墅里。
一楼的客厅中间被清出了一块空地,周围摆好了几组沙发呈环形面向着同一个方向。
此时,大卫就站在客厅中间的c位,看到木原信成和泷本川一等人伴着大箱子进来了,惊讶的笑道。
“你们真的买到了?”
“还顺利吗?”
“很顺利,先生。”
最近因为跟在木原信成身边,紧迫感十足的泷本川一,用带着口音的英语点头笑道。
“哦~那就好。”
大卫看了一眼低头忙碌拆箱子的木原信成,转头向已经进入“观众席”众人说了句抱歉,向正在准备摄像器材的小秘书玛姬交代了几句之后~
他迈步走到别墅门口,打量着站在托比身边的爱德华·戴克,问道。
“我可以叫你爱德华?”
“当然,科尔曼先生。”
“你也可以叫我大卫,我们之间没必要这么客气。”
“好的,先生。”爱德华·戴克这次故意省略了大卫的姓氏,依旧很恭敬的答道。
“呵呵~”大卫心知,自己的身份已经在不知不觉间的变了。
他笑着走到托比身旁,轻轻搂住她的肩膀,对爱德华低声道。
“托比向我极力推荐了你,认为你比她更适合留在亚洲各国替我工作。”
“爱德华,你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吗?”
“好的。”
爱德华·戴克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微微扬头说道。
“我从cia训练农场出来后,和托比一样先来到了他们口中的幼儿园-东京分部,实习了半年多。”
“然后我被分配去了菲律宾的马尼拉,通过一些关系进入了亨利·雷顿贸易公司工作,直至上个月我离职。”
“亨利·雷顿?”大卫听到这个很陌生的名字,故意重复了一遍,问道。
“它是。。?”
爱德华接道:“它是一家国际贸易集团公司的下属子公司,成立于1947年,创始人是亨利·雷顿本人。。”
“63年,亨利·雷顿在一次车祸中意外离世,这家公司被菲布罗公司兼并收购,成了它的下属子公司。”
“菲布罗?”
“我记得菲布罗公司的前任董事会主席是路德维希·杰瑟尔森。”
“托比,它是我知道的那个菲布罗吗?”
“应该是的。。”托比·欧尔佳想了想,答道。
“路德维希·杰瑟尔森在位期间,亲自任命了菲布罗公司亚洲分部东京负责人大卫·泰德勒。”
“没错,就是它!”大卫的笑容有些古怪,接道。
“路德维希·杰瑟尔森,在退休前还培养了一位更具有野心的年轻接班人马克·里奇。”
“只不过,马克·里奇因不满菲布罗公司的奖金分配制度,愤然离开后自己创立了一间贸易公司,并从菲布罗公司手里抢走了大量客户。。”
大卫看向爱德华·戴克,眼里闪烁着好奇的问道:“你对马格·里奇和大卫·泰德勒,熟悉吗?”
“见过、接触过,不算熟悉。”
“那你对他们的评价怎么样?”
“额。。”爱德华飞快的眨眨眼睛,思考几秒后,谨慎答道。
“马克·里奇,很早就曾在公司聚会上表达出过。。对于金钱和权力的渴望。”
“大卫·泰德勒,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对公司的业务和管理工作非常在行,是个很不错的接班人。”
“哦~”大卫听懂了爱德华的潜台词,表示很满意的点点头,说道。
“目前,我正在和维多公司的托德·柯维安进行合作。”
“如果不出意外,未来一年甚至几年内,我们都将保持这种愉快的合作关系。”
“所以,我特意安排木原信成、尤里·奥洛夫两人,在岛国和香江分别成立了国际贸易公司,希望能再亚洲区域慢慢打开局面,为我后续的计划打下基础。”
“爱德华!”
“你愿意留下来,帮助他们吗?”
“愿意!”
“那你的家人呢?”
“如果你有难处,我可以想办法在这里给你们安排一个住处,让你的家人能随时过来陪你。”
“好的,谢谢老板。”爱德华没想到这位看起来非常年轻的老板,居然会想得如此周到,很开心的点点头。
“ok~”
大卫拍了一下托比的肩膀,指着身后别墅里说道:“等今晚我走了,你带上爱德华一起跟着木原信成,去找尤里·奥洛夫。”
“你们具体的工作安排,我已经和他们两个交代过了。”
“之后,你在这边安顿好一切,就立刻飞回纽约找我。”
“我会在纽约等你回来!”
“不过,等下你要先帮助玛姬搞定今天的摄像工作。”
“你没问题吧?”
“哦。。好的。”托比没搞懂大卫特意招自己过来的意图,有些迷糊的点点头。
爱德华望向托比的眼神里,却隐藏着一丝不易觉察的羡慕。
。。。
十几分钟后。
客厅里。
木原信成和泷本川一,把新买来的可移动简易三脚架黑板组装完成了。
大卫从另一个箱子里掏出一盒无尘彩色粉笔和黑板擦,走到三角黑板旁边,看向在座诸位,微笑说道。
“抱歉~让各位久等了。”
“我们现在就开始!”
此时的“观众席”上~
特意赶来参加这堂“私教课”岩崎绫濑和哥哥岩崎直上,两人肩并肩坐在一起。
在他们身后,今天特意跟着岩崎绫濑一起过来的几位野村证券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默默打开了记事本,望向大卫的眼神里始终都带着一些轻视和心不在焉。
近两天被大卫重新“唤醒”了学习欲望的卡内斯,拿着话筒和对面的小彼得确认之后,按下免提键,向大卫打了一个没问题的手势。
大卫从彩色粉笔里拿出一支浅黄色粉笔,向卡内斯点点头,开口说道。
“今天在我和大家探讨宏观经济形势以前,我想先给大家讲一个我自己从生活中发现的。。奇怪现象!”
“这种现象,我叫它框架效应!”
“它是指,一个问题在两种逻辑意义上相类似的说法,却往往会导致出现不同的决策判断。”
“我之所以要先说明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在筹备编写的《行为经济学》一书中,将会详细解释的心理账户问题。”
“心理账户问题,是基于我对前景理论(prospecttheory)的研究,又参考了心理学中的一些研究实例,拓展出来的一个分支课题。”
“账户,是个人或公司用来记录收入和支出的方法,把各种收入和支出归入一定的账户可以便于管理。”
“我们每个人的心理上也有这种账户,叫心理账户。”
“按照经济规则,金钱不会被贴上标签,它具有替代性。”
“然而,在心理账户中,金钱却常常被归于不同的账户类别,不同类别的账户不能互相替代。”
“比如,一对夫妻外出旅游钓到了好几条大马哈鱼,这些鱼在空运中丢失了。。”
“航空公司赔了他们300美元,这对平时勤俭持家的夫妻到豪华饭店吃了一顿,将这笔钱花个精光。”
“在一对夫妻每月收入只有150美元的时代,这顿饭实在是太奢华了。”
“这笔钱显然被划入了横财账户,所以这对夫妻对它的处置决策,才会让人觉得一反常态。”
“再比如~”
“我原来在酒吧里打工时,经常会与女友把所有收入按照不同用途设定一个数额上限,以保证我们不会超支或借钱度日。。”
“我们两人的吃饭费用,会被单独放在抽屉里面;零花钱等日常较小的开支,会放在床头柜最上层;水电费等,我会把它们放在一个比较显眼的位置,方便随时想起。。”
“这些收入的划分,就是心理账户的一个经典外在表现~”
“即:心理账户里面的钱,必须专款专用!”
“各个账户之间有一定的独立性,各个心理账户里面的钱,也不能随意流动”
“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框架效应现象,正是人们对于心理账户问题的现实延伸~”
“经济决策的理论历来认为,人从根本上来说是理性动物。”
“但是,人们往往会对于损失的重视程度,要比同等的收益大得多的多。。”
“比如,我在加油站a加油,看到每升汽油卖5.6元。”
“但如果我以现金的方式付款,可以得到每升0.6元的折扣价。”
“而在加油站b,每升汽油卖5元整,如果我以信用卡的方式付款,则每升要多付0.60元,即5.6元每升。”
大卫用粉笔把这些数字写在黑板上,看着几人笑道。
“很显然,我从任何一个加油站购买汽油的经济成本,它们都是一样的。”
“可是我把这个问题告诉别人时,大多数人给出的反应都是觉得。。加油站a的优惠折扣价更吸引人!”
“因为,加油站a的营销策略是与折扣省钱收益联系在一起的;而加油站b的营销策略则是与加价=损失,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很多人认为从加油站a购买汽油相联系的心理上的不舒服,比与从加油站b购买汽油相联系的心理上的不舒服,要少一些。”
“这种现象,就是框架效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的例子。”
“一种是获得的心理感受,一种是失去的心理感受。”
“当它们被摆在一起让人选择时,人们往往会选择前者!”
大卫说到这里,看向卡内斯随口玩笑道:“你前些天在香江四处游荡的时候,应该对这种现象的感受更深一些~”
“你觉得,在路上捡到一百元和无意丢失一百元,哪个会让你的心理产生更大波动情绪?”
“额。。丢钱吧。”卡内斯略微想了想,老实答道。
“没错!”
大卫转头看向岩崎直上,耸耸肩笑道。
“如果你经常去逛街,肯定会发现一些商家在促销时利用框架效应抓住人们消费心理的经典案例。”
“比如~”
“某个商家打出换季清仓甩卖的标语,往往会让消费者感觉自己买的都是仓底货,并对此留下心结。。”
“但要是这个商家换一种思路,把标语换成反季节打折特卖,就会让看到它的消费者感觉自己可以捡便宜,只用折扣价就能买到心仪已久的商品了。”
“这,就是人们对一个客观上相同问题的不同描述,将会让人做出不同的决策判断。”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