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334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而且,事到如今,他也不得不考虑另一个问题

怎么应对明军大举西征?

他率军倾巢南下的初衷很简单

僧格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

就是趁着叶尔羌内乱,迅速吞并掉这个昔日的西域大国以自肥,只要能兼并且消化掉这块肥肉,再经营上二三十年,不出意外的话,同时拥有了漠西、西域近万里疆域的准噶尔,将一跃成为整个东亚和中亚地区,首屈一指的强大政权。

其人口、规模,比起昔日的瓦剌、女真还要庞大,足以和刚刚退出中原的北元王朝相提并论。

在完成吞并以后

再加上阿济格、满达海等人的加入,僧格完全可以利用和参照他们曾经参与过得,皇太极所开辟的那条,满清从部落迈入帝制国家的成功道路。

届时,准噶尔就不只是一个边陲蒙古部落,而是能真正成为如北魏、西夏、辽金那般可以和中原国家争天下的成熟政权。

从实际实践的过程来看,其实他已经完成了目标的百分之九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短短一个多月,摧枯拉朽,整个叶尔羌故地,除了首都叶尔羌王城,其他现在要么在自己手中,要么在扶持的傀儡司马依手中。

可就是这最后一步,却出了意外

叶尔羌城的坚守没有出乎他的意外,毕竟是经营了近百年的首都,几日而下才是稀奇事。

只是他没想到,城中主持大局的居然不是尧勒瓦斯,而是来自于明廷的使者!这也是城中射出带字箭矢后,他才知晓的。

而明军的援兵居然来得这么快,且这么能打!

要知道,准噶尔,或者说卫拉特蒙古,都是昔日瓦剌的旧部

至于瓦剌人和明廷、明军之间的历史,想必大多数人都是耳熟能详……

所以卫拉特人、准噶尔人很难对明军形成像漠南蒙古那样,战战兢兢、诚惶诚恐的敬畏情绪。

于是乎,在得知这两个事实后,他不得不对大明的西征军重新正视

因为这真有极大可能会让他折了夫人又赔兵,不仅把吞并的叶尔羌吐出去,还要丢掉老本。

思虑良久后,僧格把和明军先锋交过手的阿拉布坦召入大帐询问

阿拉布坦本就是他在军中最信任的几个亲信之一,此番又知道了明军虚实,自然意见分量极重。

而阿拉布坦的回答非常令人意外

立刻撤军,回师天山北麓!

这可不是被沈平鸿的疑兵计给吓到了,而是一个很现实的考虑。

此时若是准噶尔撤军,把天山以南的叶尔羌故土让出去,收缩兵力,还是能保全吞并的天山以北叶尔羌诸多城镇和草场的。

因为天山以北直接和漠西蒙古相连,本就是他们的主场,就算明军大举出兵追过去,也是有不小胜算的。

只是对此意见,军中诸将和各部落头领们无法接受

对于他们而言,自南下以来,享受了不少以前在草原上见不到的花花世界,一路抢掠,彭满钵满,西域地区,无论是人口、财富,城镇和村寨的数量,可供耕种和放牧的土地,虽然比不上中原,但比起漠西草原还是强得多。

拱手就把天山以南,占了这花花世界七成以上的地盘吐出去,怎么给已经承诺瓜分战利品和户口土地的下属部落头人们交代?

别说僧格这个部落大头领,就算是朱由榔那种封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都不能,也不敢违逆绝大多数统治阶层的意志而独断专行。

于是乎,事情的最终结果就显而易见了,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下下策,在天山以南,与明军对峙,保卫自己的战利品。

只是,僧格还是尝试性的派了使者去甘肃,向明廷“请罪”,表示自己出兵是应了叶尔羌国前任大汗之子司马依邀请,帮助其人对付“残忍暴虐”的尧勒瓦斯,并非有意侵略。

虽然理由很荒谬,但要是明廷万一信了呢?

第90章 壮志饥餐胡虏肉(中)

敦煌,莫高窟前

张煌言毕竟也是个文人,途经此处,自然是不免起意凭吊怀古一番。

敦煌在明代属于罕东左卫,哈密辖地,属于土司,并非中央朝廷直辖的州县。

明初期还好,征西将军冯胜经略河西,一度打通河西走廊直至青海、漠西一线,敦煌随之繁华。

但明中期以后,明军收缩嘉峪关,敦煌就彻底变成了部落民的天下。

曾经交通西域和关中的繁华地,也再次持续衰落

而此番西征,明军自嘉峪关西出,第一站就是收复已经沦落土鲁番诸蕃部之手的敦煌古城。

“陛下事前有诏,此番收复敦煌等地后,不再设土司,效唐时旧制,立瓜、沙、伊三州直属朝廷。”

去了甲胄,一身绯色正二品袍服,风姿与尚书、宰臣等文官大员无二,却是西征军数万甲士统帅的张煌言,一边眯眼看着身前汇丽多彩的隋唐壁画,一边对着身后匍匐的十来人淡淡道。

众人俱皆伏地,不敢多置一词

他们是土鲁番诸部的酋长,西征军第一战,就是先发数千骑兵,携带火器,迅速击破了位于敦煌故地,与准噶尔关系紧密的赤斤蒙古部落,杀鸡儆猴,然后才挥大军西进。

西征军威势凛然,让沿途诸部不敢仰视,相继请降', '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