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48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北京,紫禁城,乾清宫中

已经逐渐入夏,空气变得燥热起来,但大殿之内,却是一片令人心寒的死寂。

“诸位卿家,难道都没个办法吗?”

金碧辉煌的皇位之侧,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再三询问,下面的一众满汉臣工,却都是相觑无言。

今日朝会,主题非常简单,就是该如何应对眼下局势。

徐州战役以后,只要不是个瞎子,都知道意味着什么。

清廷想要再维持关内的统治,已经不可能了。

现在的问题,是该如何善后。

站在首位的多尔衮,面容颇为憔悴,眼球中还有许多血丝。

这些日子,他算是最难熬的一个,眼见着自己数年前,亲手缔造,入驻关内,横扫中原的不世基业,就这般步步葬送,任谁也不会好过。

但他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政治领袖了,知道此时再想其他已经无益,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如何善后,或者说,如何保住他们爱新觉罗的政权传承。

毕竟,谁都知道,南边那位天子,从登基以来,就是对北边怀有刻骨仇恨的,或许其他满洲部落,如海西、野人诸部,甚至于建州中许多旁支,都还有机会,但他们爱新觉罗嫡系,绝无幸存之理。

李定国的兵锋已经打到沧州城外

距离天津不到三百里,距离京师不到六百里。

本来在太行山活跃的王愬麾下游击武装,在得到李定国已经抵达北直后,当即不再躲闪,大肆出击,并在各府传播消息。

现在整个河北地区,都只知道明军已经快打到北京了。

所有势力都在找出路

那些北京城里,原本小心翼翼,弯弓哈腰的汉人士绅,看待他们的眼神正在飞速变化。

谁都知道,满清就是秋后的蚂蚱,覆灭不过一两月的事情。

“奴才还是那句话,关内不能再呆了,必须马上出关!才有一线生机!”

代表正黄旗的内大臣索尼当即出言

他早在徐州会战刚结束时,就主张立即退往关外,只是那时朝中上下都还有些迟疑,现在局势飞速恶化,却是不得不正视了。

“赫舍里大人所言甚是!”

镶黄旗的宗室大臣锡翰等人也表示支持。

多尔衮颔首

“问题是该怎么走?往哪里走?”

这才是此番朝会的主要问题,退出关外是当然的,但往哪边退,却是有两个选择。

其一自然是退回建州老家,往盛京去。

其二,则是直接往北,与亲善,或是有姻亲关系的察哈尔等漠南蒙古诸部汇合。

对此,朝中直接分裂成了两派

两黄旗中,大部分人都支持退回辽东,而多尔衮的支持者们,以及正白旗大臣们,则倾向于退到漠南。

对此,多尔衮是有考虑的。

他对索尼等人解释道

“辽东此时已经不足为恃!明军攻占了锦州,又策反喀喇沁诸部,眼见着科尔沁也被波及,眼下,辽东和关内的联系已经被切断!一旦我们往东面走,郑成功大可以放下盛京不顾,一心堵在锦州,把我等耗在城下,坐等李定国自后方席卷而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对此,诸位满汉大臣也都承认,但问题是

“退往漠南难道就可行吗?漠南蒙古现在还能依靠吗?”

面对这样的疑问,多尔衮也的确给不出准确答案,因为他也无法肯定,在这般一败涂地之后,那些个本就有些间隙的蒙古部落,还能保有多少忠心。

“但总比十死无生强吧!”

“退到漠南,我们至少还有机会,折服经营几年,先稳住自身,安顿下来,然后再重新统合漠南诸部,花上十几年,乃至于两三代人!”

“那朱由榔当年,何尝不是被我大清追杀到岭南之地,再往南不到百里,就要跳海了,人家不照样能卧薪尝胆打回来了吗?咱们满洲为什么就不可以?”

“只要在关外稳住阵脚,明军历经一年大战,强弩之末,追到长城,已是极限,万里草原大漠,哪里能继续打?当年朱元璋岭北之战大败,就是明证!”

多尔衮面色潮红,眼看已经就快油尽灯枯,完全是强撑着身子嘶吼

“有些人说我主张退到漠南,乃是出于私心,可诸位看我多尔衮这幅样子,还有几年可活?关外风雪茫茫,一路颠簸之后,怕是就该去见太祖皇帝了!”

言道此处,竟是让诸位大臣都有些动容

“因为我只能做到这个份上,接下来,卧薪尝胆也好,重整旗鼓也罢,这太祖爷留下的基业,还要拜托诸位!”

索尼当即拜伏,而后正色道

“那摄政王意欲如何布置?”',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