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一科举辅导师免费无删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一科举辅导师 - 分卷阅读179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 下近几年来,长安的米价。”

林唯衍捧着碗道:“为什么是我去?”

宋问道:“你已经拒绝了他的好意,现在连去看看他也不允,你说过不过分?你对不对得起一个疼爱你的老人家?你先前有没有找过他帮忙?你这叫不叫忘恩负义?”

“……”林唯衍在她的不要脸下落败,无奈道:“好吧。”

林唯衍晚间给她带回来近三年每月的米价记录,宋问翌日大早带到讲堂。

宋问找了一张长条的大纸,贴到前面的墙上。而后比着数据,画了张月线图。

学生们来的时候,她就已经在画了,只是看不懂她到底在画什么。

坐在下面,不明所以。保持着一致的动作,抬头仰望。

进士科乙班,陷入难得的安静。

等书院晨钟敲响的时候,宋问画线的手一顿。又往后翻了翻,继续画下去。

待画完后退一步查看,摸着下巴道:“这不对啊。”

学子一脸懵道:“先生,什么不对?”

孟为:“先生,您这画的是什么?”

“这是米价。”宋问给他们解释道,“从三年前开始,米价一直平稳,非常稳,总体趋势还是轻微向上。从去年开始,米价有了明显上涨的趋势。”

众生点头。

“这有什么问题吗?”梁仲彦不解道,“近几年来长安越加富庶,米价上涨,不该吗?”

他们大部分是官宦子弟,不知油米盐贵,对其中的变化自然不能理解,甚至对米的价格都没有多大概念。

哪怕是像梁仲彦这样的寒门子弟,米也是轮不到他操心的。

宋问:“假使价格是自由变动的,那么它发生轻微波动才是正常的,可我几乎找不到它的调整点。”

这不像一副股线图,它没有一般股线图的特点。

宋问道:“一路冲高,趋势明显,几乎没有回调的时候。虽然它涨的速度不算快,幅度却很稳当。为什么呢?”

孟为猜测道:“大概是……长安人多了,行情好了?”

赵恒道:“说涨,可学生看着也不算很高啊?”

宋问摇头道:“不对,影响大米价格的因素有很多。合不合理,不是看它高不高,而是看它的原因。”

宋问给众人讲道:“其中一个重要的是产量。长安人多了,米就不够了吗?不,近几年来,长安近郊开荒屯田,产量高了不少。还有外地运米进来,绝没有说米不够的说法。”

“另外一个重要的,是朝廷的政策。”宋问道,“近三年来,风调雨顺,朝廷不仅没有增收税赋,甚至还稍稍的减了,因为朝廷也有钱了。可就是这样,米价竟然涨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