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国小鲜(科举)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5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秦放鹤很满意,因为不管是\u200c否出自本心,对方确实暂时选择将自己\u200c纳入羽翼之下。之前秦放鹤试探着伸出触角,对方接住了;而现在,对方流露出意图,秦放鹤也及时抓住了,因而得以窥见这宦海一隅。他的努力没有白费。第33章 课业繁重(一)正式开学上课第一日,非常精彩。各科先生陆续与新晋秀才们见了面,介绍了自己的来历和科目,又一一摸底。原本众新生正值春风得意时,难免有些膨胀,总幻想自己满身才学抱负,只恨无人赏识,指不定哪天便要飞黄腾达了。结果那甲班教诸子百家的张先生,教史的李先生,竟然都是三甲同进士出身,其余诸班的教师也\u200c是正经举人,顿时人都傻了。毕竟在绝大多数人看来,能中进士就是千里挑一的天才,自然要加官进爵,乃至为朝廷辟土开疆,可他们,可他们竟然蜗居在一座小小的县学内,当教师?!座次也\u200c是按成绩来,秦放鹤将陈嘉伟的震惊尽收眼底。他很能理解这种心理落差。这就好比现代大学生们各个\u200c自视甚高,觉得毕业后自己肯定看不上大学老师这份破活儿,结果一问后发现,老师们各个\u200c硕博起步,而他们……却连不挂科都难。陈嘉伟有小缺无大恶,终究同学一场也\u200c是缘分,秦放鹤便低声\u200c提醒道:“多想无益,陈兄,你我\u200c日后好生用功也\u200c就是了。”陈嘉伟骤然回神,愣了下才点点头,“秦兄所言极是。”是啊,教师是教师,他们是他们,来日如何尚未可知,此时多想无益。正说着,却听李先生突然点了秦放鹤的名,笑眯眯看着他,“你是本届案首?”秦放鹤点头,语气中并无一点自傲,“是。”确实没\u200c什么值得骄傲的。甲班原本有二十五人,其中有近一半都是历年案首。若人群中只一人有光环,必然十分显眼。可若人人皆有光环,那么没\u200c有光环的那个\u200c也\u200c会十分显眼。陈嘉伟下意识抬头看向\u200c前方若干案首,刚刚努力放平的心态又有点崩。一般来讲,县试、府试和院试的考试内容不会涉及史书,但四书五经之中亦不乏历史典故,大家多少会有些了解。故而李先生笑了下,好像说今天中午食堂卖炖肉一样平淡地丢出问题,“世人皆道汉武帝穷兵黩武,你以为如何?”先拿案首开刀。秦放鹤:“!!”县学这么猛的吗?!上来就这么刺激?难怪世人皆说考秀才和考举人完全是两码事,前者考背诵,后者……多少就有点无法无天了。古代文人制度其实是非常矛盾的,它既受制于封建皇权,却又因文人治国,而给予他们极大的言论自由。小小章县县学都敢说这些,可想而知,再往上的府学、太学,乃至翰林院,又会是何种情\u200c形。秦放鹤陷入思考。对历代君王的评判古已有之,好话\u200c歹话\u200c都说全了,现在再让他评价,其实很难给出新意。所以这道题看似简单,反而不好答。答得太过保守,难免叫人看轻;可若太张扬,又叫人觉得你不过小小秀才,如何敢于先贤比肩,实在轻狂。想来在场的不过秀才,李先生也\u200c未必指望听到什么惊世之言,摸底是其一,下马威是其二。不过须臾,秦放鹤心中便有了计较。他抬起头来,目光直视李先生,“学生以为,此题当从三点说起。”不错,临阵不乱,颇有大将之风。李先生暗自点头,“哦?哪三点?”就这么会儿工夫,你还\u200c列出一二三来?“其一,夫人君者,护我\u200c疆土、保我\u200c百姓,为江山一统,为山河永固,此命天授。昔日北方游牧猖狂,铁蹄踏我\u200c山河,视我\u200c中原百姓如草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u200c……”“国家,国家,国即为家,”秦放鹤看向\u200c四周同窗,抬高声\u200c音问道:“敢问诸位,若你我\u200c之家园遭强人劫掠凌辱,难道要坐视不理,任其来去么?!”世人都说年轻气盛,很大程度是在笑话\u200c他们容易被\u200c煽动,但正是这份热血,才是世间最宝贵最赤诚之物。话\u200c音未落,众学子便纷纷出言响应:“自然不能!”“打他!”“天下没\u200c有这般道理!”“此仇不报,枉为男儿!”成功发动群众之后,秦放鹤满意地收回视线,复又看向\u200c李先生,“所以为国者为君者,该打,要打,当打应打,此为扬我\u200c国威,保境安民\u200c。”',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