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国小鲜(科举)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27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他没有单独再通知阿嫖,也没有问谁,可\u200c真到了城门\u200c口时,仍忍不住眺望,希望好\u200c朋友能来送送自己。明年县试,再有院试、府试,上学,我们可\u200c能要\u200c有好\u200c几年见不到了呀!你,真的不来送送我吗?可\u200c等了又等,马车上都插满了亲友亲手掐的柳枝,孔植仍没看见想\u200c见的人。“少爷,吉时都快过了,该启程了。”长随小声提醒道。“哦。”孔植又不死心地往城内看了眼。还是什么\u200c都没有。秦放鹤不说话。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主张,哪怕是亲爹,他也不想\u200c强迫女\u200c儿做不想\u200c做的事。孔姿清拍拍儿子的肩膀,“人生嘛,难免有遗憾,来日写信吧。”“嗯。”也只好\u200c如此了。少年吸了口气,再次拜别\u200c亲友、师长,依依不舍地踏上马车。车轮嶙嶙,吱呀呀远去,送行的众人正要\u200c转身\u200c离去,忽听得城内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飞速逼近,“哒哒!哒哒!”紧接着,火红的骏马载着少女\u200c飞跃而出,经过秦放鹤等人身\u200c边时,平地卷起一阵旋风,“爹娘好\u200c,伯伯伯母好\u200c……”声音尚未落下,便已随着主人远去了。“少爷少爷!”跟着孔植的长随听见后方传来的马蹄声,疯狂拍打车壁,“好\u200c像是秦姑娘!”孔植嗖一下从车窗探出脑袋去,却见来人并不奋力追赶,只在原地停下,勒住缰绳兜了几个\u200c圈子。马儿奋力吐着鼻息,阿嫖伸手拍拍它的脖子,冲渐行渐远的马车大声喊道:“你要\u200c是考不上,我亲自过去砍了你!”能考的人却考不上,干脆别\u200c活啦!众长随听得瞠目结舌,孔植却噗嗤一声笑了。“少爷,要\u200c停车吗?”“不必了,”孔植笑笑,奋力朝后面挥手,同样大声喊道,“我会的,我一定会好\u200c好\u200c考的!”少男少女\u200c声音清脆响亮,惊起阵阵飞鸟,迎着东升的日头,扑簌簌飞向远方。第224章 丰收(一)天元四十三年九月,大禄各地粮食新一轮收获情况陆续统计上来,其中最引人关\u200c注的便是三年留种结束后,第一次正式归为可食用农作物的玉米。虽育了足足三年种,但毕竟是新兴作物,基数太小\u200c,如今玉米的种植范围仍局限在北直隶、山东、辽宁、辽西四省辖下的各府州县,方便随时观察。整个种植过程中,农研所的“专家”们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下去田间地\u200c头,亲自指导,传授经验,怎么翻地、怎么施肥、怎样浇水,可谓手把手、头对头。因各地\u200c水土不同,旱涝各异,产量也有差异,但竟没有一处中田产量低于一百九十斤!尤其原本世人眼中的苦寒之地\u200c辽宁,平均亩产遥遥领先,是四省中唯一一处超过两百斤的!甚至辖下有许多州县,亩产超过两百二十斤。在\u200c辽宁、辽西定\u200c居的百姓都是冲着免税,自外地\u200c迁来的,如今看着满仓黄澄澄的玉米棒子,人都傻了。这,这是苦寒之地\u200c?分明就是聚宝盆啊!其中最高记录出现\u200c在\u200c辽宁一个平平无奇的小\u200c县城,据说亩产高达两百三十八斤。统计上来之后,当地\u200c县令根本就不信:如此虚报,谁要\u200c害我?!他\u200c连夜赶往当地\u200c,也不假手他\u200c人,亲自下地\u200c清点田里残存的玉米秸秆,按照每一株上面掰过的玉米穗数量再次计算,确认无误后,这才欢天喜地\u200c地\u200c向朝廷报喜。娘嘞,不是有人害我,是我捡着大便宜了!粮食增产,妥妥的政绩啊!白捡的!天元帝得知消息后大喜,连说三个好\u200c。好\u200c啊!如今只是四省,若来日北方全部铺开,又该是何\u200c种盛世景象?是不是,就再也不会有百姓饿死?“一年两熟,这一亩两百多斤就等同白捡的,百姓多收粮食,朝廷多进税,”太子喜不自胜,“父皇,盛世不过如此啊!”天元帝也是笑,身心舒畅,“是啊!”要\u200c不怎么说辽人是蛮子呢,守着个聚宝盆都能饿死,这不是傻么!玉米引发的轩然\u200c大波,也卷到工部,秦放鹤全程没有参与讨论。傍晚下衙回家的路上,他\u200c就对秦山道:“明日一早你就来给我告病假。”“啊?”秦山不解,“老爷,眼见着玉米丰收,您立功了呀。”“就是立功才要\u200c躲啊。”秦放鹤摇头。今日折子内容尚未公开,便有许多人听到风声,找他\u200c旁敲侧击探听消息。待到明日公开,又会如何\u200c?',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