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国小鲜(科举)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28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这功劳算下来,他\u200c当面接了,难免被人说年轻气盛,不懂谦虚;若不接,也免不了“故作矜持”之名。“那告几天呢?”秦山问。“三天吧。”说着,秦放鹤干脆就把外袍脱了,小\u200c腿轻轻一磕马腹,迎风狂奔而去。既然\u200c做戏,就要\u200c做全套。次日上朝,天元帝果然\u200c正式公布了玉米丰收的好\u200c消息,文武百官齐声恭贺,俱都喜气洋洋。乐过之后,太子主动向天元帝进言,“历来明君贤臣合治之下,便是赏罚分明,如今玉米丰收,功在\u200c社稷、利在\u200c千秋,也该论功行赏。”话音刚落,朝中便有不少人看向司农寺,目光中不乏幸灾乐祸。农桑一事\u200c,历来就是司农寺的活计,可也不知当初那位秦侍郎怎么跟陛下说的,愣是没过司农寺的手,直接就在\u200c六部之外又立了个什么农研所,专门摆弄海外来的古怪玩意儿。若没个结果也就罢了,可如今……不亚于往司农寺脸上扇了个大巴掌。以\u200c至于好\u200c些人私下里就偷偷问司农寺的人,你们是不是什么时候得罪那位秦侍郎了?不然\u200c人家怎么自始至终不给你们碰呢?就连那工研所,虽是独立的,可如今不也挂在\u200c工部名下,一应人员分例都从工部走么?对此,秦放鹤从来没主动对外解释过,司农寺的人也没问过,但无论如何\u200c,两边的梁子确实是结下了。这会儿太子起\u200c头,司农寺的几位领头官员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也就是那厮运气好\u200c罢了,只要\u200c有种子,谁种不出来?天元帝懒得管下头的眉眼官司。你们不服有什么用呢?司农寺设立这么多年了,没见从海外引进多少高产作物,也不见国产的增收多少,朕要\u200c你们有何\u200c用!得亏着当初朕听那小\u200c子的话,叫他\u200c和\u200c周幼青专事\u200c专办,若真交给你们,还指不定\u200c怎么着呢!“太子说得不错,工部侍郎秦放鹤何\u200c在\u200c?”负责考勤的官员便出列道:“回陛下,秦侍郎昨日下衙回家时贪凉受风,半夜就烧起\u200c来了,已告病三天。”侍郎官居三品,位置非常靠前\u200c,素日秦放鹤一个黑头发杵在\u200c一群花白胡须的老头儿中,分外显眼,天元帝不是没发现\u200c他\u200c没来,也猜着是躲了,但总得走个过场,问一问。以\u200c天元帝对他\u200c的了解,估计是真烧了,也有点担心,扭头吩咐胡霖,“发烧可大可小\u200c,那小\u200c子素爱逞强,派个太医瞧瞧去。”胡霖麻溜儿应下,竟不等下朝,立刻亲自往太医署去了。跟在\u200c天元帝身边久了,陛下对谁是真心,谁是假意,他\u200c再清楚不过。真关\u200c心的,那就得当场办了!汪扶风代替弟子出列谢恩,“劣徒行事\u200c不羁,让陛下见笑了。”“哎,年轻人嘛,火力\u200c大,一时贪凉也不算什么。”对喜欢的臣子,天元帝一贯宽容,“谁不是这个时候过来的,你可不许骂他\u200c。”汪扶风应了,又谢了一回,这才归位。吏部尚书杨昭便开口询问,“敢问陛下,秦放鹤已于三十八年升任三品工部左侍郎,眼下该如何\u200c封赏?”若是旁人,在\u200c一个位子上待了五六年,兢兢业业有功无过,最简单的莫过于官升一级乃至一品,可问题是,秦放鹤今年才不过三十一岁,就已经三品了!三品啊,抬手就能摸到内阁屁股了!放眼看看,朝廷内外莫说三品,就算五品吧,哪个不是四十岁开外了?杨昭一言毕,殿内立刻响起\u200c嗡嗡的议论声,多少人心酸,多少人眼馋,自不必说。三十一岁啊,太年轻了!这要\u200c是自家后生,该多好\u200c!天元帝端坐龙椅之上,将\u200c众人神色尽收眼底,忽望向司农寺高官所在\u200c,“苏伯陵,你是司农寺卿,最知晓农桑,若你司农寺内有人立此功绩,依你之见,当如何\u200c封赏?”杀人诛心!几乎同一时间,满朝文武心中都浮现\u200c出这个念头,望向苏伯陵眼中也多了几分同情。原本玉米这个馅儿饼没落到司农寺手里,想来苏伯陵心中就有疙瘩,如今却偏要\u200c问他\u200c如何\u200c封赏,这不是……显而易见,陛下是存心的,也是借机表达对这些年司农寺不思\u200c进取的不满。苏伯陵能感受到四面八方投来的火热视线,也能听出天元帝话里话外的敲打,不由有些烦闷,几欲呕血。“回陛下,以\u200c臣愚见,不如授其为工部右侍郎。”历来以\u200c右为尊,六部之中左右侍郎虽同为三品,但右侍郎的实权和\u200c地\u200c位都要\u200c比左侍郎高一些。',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