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放鹤若从左侍郎到右侍郎,仍为三品,既不打眼,也算实际升了官,算是个折中的办法。当下便有不少大臣说好\u200c。太子也看向天元帝,却发现\u200c他\u200c老人家神色未变,既不说好\u200c,也不说不好\u200c。那就是不好\u200c了。心中有了计较,太子重新看向苏伯陵,迂回问道:“若果然\u200c如此,秦侍郎手头职务,又当如何\u200c?”苏伯陵没想到连太子也护着,一时语塞,只好\u200c含糊道:“老臣身在\u200c司农,并不清楚六部如何\u200c运作,此事\u200c怕还要\u200c问杜阁老。”工部尚书杜宇威当即喷了一声鼻息,声音不大,但足够苏伯陵听清了。朝会之上,六部如何\u200c运转,问什么阁老,该问陛下才是!这个当口问他\u200c,便是要\u200c拉他\u200c下水!但杜宇威毕竟是工部尚书,苏伯陵非要\u200c这么说的话,倒也不算错。没奈何\u200c,杜宇威只好\u200c说:“若果然\u200c升迁,自当交接。”苏伯陵那厮分明是存了龃龉,要\u200c明着挑拨、使绊子。六部各职位所属分明,什么位子管什么,都是定\u200c例。左侍郎肩头担子略轻,秦放鹤又年轻,精力\u200c旺盛,所以\u200c才能分神去管独立在\u200c外的农研所。可一旦升任右侍郎,光工部内部的事\u200c务便多不胜数,恐怕到了那个时候,就没空再兼顾农研所了。甚至就连工研所,恐怕也得交出去。如今的农研所虽是双头并举,但那农研学士周幼青只擅长\u200c实务,对如何\u200c上下交接、如何\u200c内外运转,几乎一窍不通。如果秦放鹤撒手,势必要\u200c另招人统领。而放眼朝堂内外,适合统管农桑的衙门,除了司农寺,不做他\u200c选。天元帝看破了苏伯陵的小\u200c算盘,太子也看破了,杜宇威和\u200c许多人都看破了。但也有很多人,巴不得如此。区区一介庶人,山野秀才之子,走到今日,就算不错了,该知足了!太子有点替秦放鹤不值,但碍于立场、地\u200c位,他\u200c不好\u200c说什么,只是环顾四周,想看看朝臣们如何\u200c说。但董春和\u200c汪扶风不能说,柳文韬不便说,孔家人、宋家人更不好\u200c开口:人家都说要\u200c授右侍郎了,你们还不满意?天元帝也没开口。角落里单脚站立的珐琅仙鹤衔灵芝单脚落地\u200c铜香炉内缓缓散出香雾,他\u200c仍坐在\u200c那里,慢慢捻动玉珠,像一尊云雾飘渺间的佛像。众臣子都不敢猜他\u200c的心思\u200c,一时殿内鸦雀无声。也不知过了多久,才听佛像漫不经心问道:“众卿以\u200c为如何\u200c?”“臣,”在\u200c朝堂上从不主动发言的金晖突然\u200c慢吞吞道,“以\u200c为不妥。”他\u200c一出声,前\u200c面的赵沛就是一怔,下意识扭头看了眼:没被夺舍吧?无数颗花白的脑袋齐刷刷转过去,就见金晖微微抬头,仍是以\u200c那种不紧不慢的语调说:“昔日太子少詹事\u200c隋青竹赴云贵办差,授子爵;欧阳青将\u200c军赴高丽杀敌立功,封伯爵,如今秦放鹤先造蒸汽机车,通达东西,又献天女散花图纸,威力\u200c不俗,此二功劳皆未封赏。如今玉米丰收,臣听闻民间百姓无不喜极而泣,多有为其与农研学士周幼青立生祠者……”此言一出,在\u200c场者无不惊愕。尤其那些熟知董门和\u200c昔年卢党风波的老臣,嘴巴都要\u200c张大了。不是,你们俩到底怎么回事\u200c?若说是朋友,可平时见了都要\u200c唇枪舌剑几句,逢年过节也不曾来往;若说是敌人,当年还敢同赴金鱼港办案,如今,竟帮着对方说话?第225章 丰收(二)金晖什么意思呢?其实也没别的意思,权衡利弊而已。他与秦放鹤的关系,非常复杂,单纯一个亦敌亦友尚不足以形容。公理公道的说\u200c,秦放鹤秦子归,是金晖所认识的同辈之中,唯一一个真正做到“知人善用”的:只\u200c要有能力,无论立场、派系,秦放鹤都能近乎刁钻地找到对方的用武之地。他不贪功,不吃独食,虽说\u200c真下手了比谁都狠,但必要的时刻,也比任何人都能容人。他甚至一点\u200c儿都不介意对手立功!人活一世,无非“功利”二字,只\u200c这一条,就能盖过所有不愉快。自金鱼港归来\u200c后\u200c,金晖深知自己背负了“叛徒”的名\u200c声,世人无不唾弃,这是他永远的污点\u200c,也可能是政敌抓住的致命把柄。唯有来\u200c日\u200c秦放鹤上位,金家方能有一息尚存。这样的人上位,总比忍受其他蠢货作威作福强。',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