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姐还是小学鸡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79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好吧,勉强算你有道理。打你的电话去吧。于是倒霉的研究生姐姐明明都已经坐在床上敷着面膜看书了,还要被迫从温暖的被窝里爬出来,好接小学生的电话。但是对于小妹妹的提问,她十分没好气:“没有,省城哪儿来的鲜切花批发市场?”啊,怎么可能!这么大的省城,街上那么多花店,没批发市场,他们要从哪儿进花?“有生产基地呀。”说到了本行,研究生姐姐如数家珍,“园林局从意大利引进的温室设备,有个蔷薇花工厂;蔬菜研究所是从荷兰引进的,还有个月季园,嗯,市中心那边的苗圃专门生产菊花,还出口日本呢。”她掰着手指头数了数,省城大大小小种植鲜切花的单位足有20多家,有200多个大棚,100多亩地,一年生产200多万支鲜切花。大家倒吸一口气。乖乖,好多哦。但是江海潮反应很快:“那够吗?应该不够吧。我们这边还有花店从昆明那边进花呢。如果是省城供应的上的话,那他们没必要舍近求远。”虽然她搞不清楚鲜花真正的运输费吗?但越远运费越贵,这是最基本的道理呀。“肯定不够啊。”研究生姐姐直言不讳,“光省城全市就有300多家花店呢,80%以上要靠从外地进口。”“那为什么没有批发市场呢?如果有统一的批发市场,大家就能直接去批发市场上挑货,不用费那么大功夫了。”研究生姐姐无奈:“你真是说孩子话。鲜切花跟盆花能一样吗?它的保存期限很短的。就说从外地进口吧,像从昆明到省城,礼拜二礼拜四礼拜天各有一航班。昆明过来的花一般是第一天上午由花农采摘,然后下午运到批发市场。待到晚上批发商包装整理好了,第二天早上到机场,然后第三天才能抵达省城。最最快的方法也是第一天上午采摘包装好了,下午送机场,第二天上午飞到省城。这个过程当中,机场是不可能有任何保鲜设备的。你想想看,如果花到了机场之后,还要再走一道程序进批发市场,是不是起码得耗费一天时间?到那个时候,花店是去进鲜切花还是干花呀?这还算好的,走的是空运。要是火车的话,速度会更慢。”小学生的失望极了。难道就没有鲜切花批发市场吗?研究生姐姐下床只披了一件羽绒服,脚冻得吃不消,实在懒得好为人师。“行了行了,你们这边有传真机的吧?正好我师兄刚发了一篇关于省城鲜切花市场的营销分析的文章,我给你们传过去吧。”小学生们真没良心啊。因为他们的第一反应竟然是:姐姐,你为什么不早说?得亏他们知道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道理,心里腹诽也没说出来。江海潮还嘴甜似蜜:“姐姐,我们卖得好,以后多进的花都记在你名下。”嘿嘿。现在大学在他们眼里也没那么神秘高贵了。最起码的,他们知道研究生姐姐卖花给他们也是能拿提成的。既然都是生意人,那就从生意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呗。研究生姐姐直接回复她呵呵,还是立刻去找传真机了。文章发过来,小学生们迫不及待地围着看。乖乖,鲜切花市场发展好快啊。按照那位博士哥哥调查的数据,1992年的时候,省城鲜切花市场年销量才100万,但是到了1995年,已经迅速飙到了1,300万支。今年的话,哦不,应该是去年了,1996年2月到5月份,已经卖了600万支。Oh my god,这个市场好惊人啊。江海潮迫不及待往下翻,她想知道鲜切花的市场到底集中在哪儿。出乎他们的预料,除了花店和流动花摊以外,饭店竟然也是鲜切花消费的大头。省城星级饭店多嘛,平均每家日用量达到200支,一年下来竟然要消耗200万支鲜花。乖乖,这个市场真的好大哦。而且卖花好挣钱的,一个5~10平方米大小的店面,夫妻两个人经营,一年利润就有3~5万。大家又接着往下看,发现运费对于鲜切花的价格来讲果然是大头。甚至外地进口花的运费就达到了本地出产花的卖价。江海潮一拍桌子,信心十足:“这个生意能做。”“大姐,我们要怎么做呀?”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也个个都盯着她。虽然寒假他们要补课,没办法在盆花销售事业上发光发热,但他们的心从来没脱离过销售团队。现在问题在于,不管是花店还是流动花摊,亦或者饭店,他们都没有任何人脉可用。江海潮盯着文章看了半天,上下划了两道线:“咱们两条腿走路,一个零售,一个批发。”',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