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姐还是小学鸡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10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但如果要说最受欢迎,绝对是用大瓷盆装的卤虾。对,不是大酱烧海虾尾巴,而是一整只的卤虾。说到这个卤虾啊,江海潮必须得骄傲地抬起胸膛,这可是她特地请农业大学教授指导在湖港镇养的呢。虽然养殖技术她是一个字都没听,全丢给二舅舅和王明明了,但海虾能养起来,起码军功章上有她一半是吧。没她提起又找人当技术指导,放眼整个湖港,哦不,是他们市,谁会想到专门养海虾啊。海虾养出成果来,江海潮本来是打算等过暑假进军市里的夜市的,专门做酱烧海虾尾巴。结果没等她发挥,家公爷爷先下手了。也就是“五一”那会儿,第一波养出来的虾儿刚能上桌,有客人好奇想尝尝味道。家公爷爷嫌它土腥味大,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家里的大酱还没开始晒呢,干脆拿做卤菜的卤料放进去烧虾儿。结果可好,惊艳全场,烧出来的成果连家公爷爷自己都惊讶竟然这么上头,一点也不比炖老鹅差。然后卤虾就一战成名了。打“五一”节过后,好多来湖港玩的游客都慕名要尝尝卤虾。现在家公爷爷又给佐料升级了。海虾毕竟不是猪肉、大肠这些平常的卤菜原料,可以慢慢炖;虾肉还是嫩的时候味道更好些。所以他把卤菜用的香料磨碎了,这样直接洒在锅里,海虾很快就能入味。现在初中生和小学生们吃得就是这种卤虾。天啦!真的好上头,明明吃的时候都辣的吃不消,可还是舍不得放下手。大家埋头苦吃。看得江海潮都懊悔死了。早知如此,她应该多找人养海虾的。就现在这些,别说打开城里的夜市了,应对来湖港玩的游客都艰难。美术生们听她叨叨,好奇得不行:“不是说海虾到处能钓得到吗?怎么会不够呢?”江海潮嗦了个虾儿尾巴,重重叹气:“现在菜场上已经开始卖海虾了,下个月才是端午节!”别看农村螺蛳不值当个玩意儿,菜场却也有螺蛳卖;就以为虾儿的情况也一样。趟螺蛳必须得是大人才能有那把力气,而钓海虾,是幼儿园的小孩就能干的活。现在海虾能摆上菜场卖,意味着它当真俏了,有市场了。同学们听得眼睛都瞪老大,班上更是竖起大拇指,稀奇得不得了:“你厉害的哦,凭借一己之力把海虾都带红了,赶得上张贵妃了。”张贵妃是哪位?贵妃她知道一个杨贵妃。班长洋洋得意:“是宋朝的贵妃啦。她喜欢吃金桔,那时候大家都把金桔当成花一样看的。就因为她爱吃,金桔一下子俏得不行,价格呼呼往上涨,普通人根本买不到。”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江海潮认真强调:“是我家公爷爷调的佐料好,不然也没人稀罕吃这个。”当然,非得摸着良心说的话,养出来的海虾肉的确要比坑塘里自己长的嫩许多,口感更好。大家吃过午饭没躺着睡午觉,而是立刻忙碌起来。他们特地请人采了广玉兰叶子,肯定得赶紧加工出来,好尝试着多做几种干花。杨婆奶向来嫌弃小孩上奔下跳的瞎折腾,这会儿看他们烧锅煮叶子更是眉头皱得死紧:“又闹腾啥,一天天的,不消停。”江海潮和弟弟妹妹们都吐舌头,才不正面对上她呢。美术生们还不了解杨婆奶的威力,一个个争先恐后地给老人家答疑解惑:“煮了去掉叶肉,剩下叶脉,我们能拿来做花。”杨婆奶眉头皱得更紧了:“做什么花啊,要玩做纸花不就好了。”她还要用锅灶呢,今儿礼拜六,一堆游客,她难道能不做生意?糟蹋钱,祖宗都要骂人的。然而初中生们实在看不懂农村老太太的眉眼高低,还有人拿出自己之前做的叶脉书签比划给杨婆奶看:“奶奶,你瞧,用这个这样一叠,是不是就是朵花?它手感跟纸不一样的,摸着就有感觉了。”一群小孩期待杨婆奶的震惊脸,看看,厉害不?他们是不是很聪明?他们实在太棒棒啦!结果杨婆奶半点不捧场,反而像看傻子一样直摇头。都什么乱七八糟的,一个个就是闲的,真不嫌折腾。她随手从箩筐拿了根玉米棒子,三下五除二扒了皮,然后手指头上下分飞,一朵花包就出现在大家面前。“这不就行了吗?还煮什么叶子。”大家惊呆了,迫不及待地围上来看玉米皮花。哎,真的哦,玉米皮比广玉兰叶子还适合做干花。因为它又薄又韧性,风干了还有点儿像皱纹纸,简直天生做花的好材料。',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