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姐还是小学鸡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11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杨桃他们目瞪口呆地看着哥哥姐姐们瞬间眼睛放光,活像发现什么宝藏一样,抓着玉米皮就开始各种折腾。理解不了,实在理解不了。超超简直委屈死了:“婆奶奶,有蜀黍米啊,你都不煮给我们吃!”哼!肯定是给王明明和李涛吃了。婆奶奶偏心眼儿。江海潮也奇怪:“婆奶奶,现在就有蜀黍米了吗?”湖港镇种水稻种小麦种油菜,也有人家种玉米,但只会种在自留地上。因为它不是主食,属于零嘴。她记得蜀黍米要到放暑假时才能吃啊,就差了一个多月呢。“吃什么吃?还没种怎么吃?现在种下去,起码到九月份才能收。”江海潮十分怀疑杨婆奶压根是春天的时候,忘了种玉米,这会儿才想起来要补种。至于这么热的天,等到秋天能不能结出玉米,那可真难说。但她相当识相地没有当场戳穿,她有自知之明,她可不是杨婆奶的对手。初中生们失望极了,好不容易发现了一种新原料,结果还要等到秋天,要过好几个月呢。杨桃赶紧安慰他们:“不是的,等七月份就有蜀黍米了。”唉,那还是要等一个多月呀。江海潮眼睛珠子一转,看到院子角落里堆的茭白壳,立刻双眼发亮:“用茭瓜壳啊,里面的皮也挺软,好做花呢。”大家又跑过去翻茭白壳。比起玉米皮它差远了,因为它的皮更厚更脆,但也不是没发挥空间,直接剪成花瓣再粘贴起来,手感也很真实哦。倒是有同学突发奇想:“哎,茭瓜叶子好长啊,都扯不断,能编花篓吧。”他们可得未雨绸缪,早早做好规划。省的到时候跟花材一样,编篓子的柳条、荆条跟竹子都不够用了,那必须得找东西顶上。杨婆奶已经十分不耐烦:“能,以前还有人用它编蒲团呢。好了好了,别煮了,树叶要煮到什么时候。”大家赶紧把广玉兰叶子捞起来。哪怕有了茭瓜壳,他们也不嫌弃叶脉呀。哎呀,说起来还是玉米皮最好,量大管饱。“等玉米长起来,我们赶紧收啊,过了就来不及了。”“我们这儿玉米种的少。”江海潮有数,“山里种蜀黍米的多。”她还记得前年家公爷爷去西山头换山芋的时候,那边也用蜀黍米换大米的。嘿嘿!收玉米的时候,估计丢下来的玉米皮跟稻草一样多吧,到时候他们真不愁没东西做干花了。最妙的是它不值钱啊,当柴火烧锅都不禁烧。她实在是太聪明了。不等江海潮洋洋得意完,家公爷爷已经脸黑的跟锅底一样走进院子,劈头就是训斥:“又糟蹋粮食,我看你们就是没饿过肚子。”一群小孩立刻吓得落荒而逃。江海潮嘴里喊着:“没有,不是蜀黍米,是蜀黍米皮,婆奶奶给我们作证。”家公爷爷信她才怪呢:“你不糟蹋麦子啦?”这她可不能答应:“反正我们用的是蜀黍米皮。”说着她赶紧收拾茭瓜壳子就跑。剩下她的同学和弟弟妹妹们可有眼力劲了,一并拎着煮过的广玉兰叶子赶紧跑出门。反正他们还要给叶脉染色,在家也做不成啊,还是去校办厂吧。一群小孩咚咚咚跑了,迎头撞上修庆哥哥骑着摩托车回家,看见他们还喊:“肯德基呀,赶紧去拿肯德基。回头冷了再放微波炉里转,就差了点味道。”那几个订了肯德基的同学赶紧往街上跑。他们真把这事儿给忘了。哎,中午吃的好饱。不过没关系,跑到街上应该也消化光了,刚好可以吃肯德基。江海潮却拉着修庆哥哥不让走,她得赶紧跟人说邮费的事儿。东西买的多还有批发价呢,哪能她寄这么多东西,一分钱都不便宜呢。修庆哥哥无奈:“这不是我说了算呀,邮局收费是上面定下来的规矩。”江海潮不以为意:“那你承包就是了,承包邮局上交利润就行了,剩下的全是你自己的。”可怜的邮递员都被她给吓到了,承包邮局?亏她想的出来!“为什么不行啊?我看报纸上说了,有地方已经搞承包了。”“那也不是我们这里。”江海潮只好退而求其次:“那你把邮寄承包下来就是了。我给你打包票,亏不了的,肯定能挣钱。你也晓得你一天要经手多少包裹是吧?我敢打赌,咱们一个县寄出去的包裹,起码有一半是我们的。”何止啊,准确点讲是三分之二以上。因为现在也没啥人寄包裹呀。至于邮购,也不是现在商品销售的主流。江海潮趁热打铁:“是吧是吧,你承包了不愁生意的。修庆哥哥,过了这个村没那个店啊。早晚有人会发现这个有赚头,等人家捷足先登了,你再后悔可来不及。”',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