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秦末种田分封全球(基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80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但项梁也没有再去占领濮阳, 只将昌邑等县扫平, 使\u200c彭城到定陶之间再无秦国势力盘踞。只因这一战, 他十\u200c几万大军也损失不小, 心有余悸,更是打探到王离带领二十万秦军,已与章邯会合, 他暂时还需休整,并将一路收来的散兵游勇整合, 不欲在此时与秦军交战。他现在也明白了, 那些令号令都搞不明白的义军只能打顺风仗,跟秦国边军精锐硬碰硬就是送死,还会带乱他的本\u200c部精锐。章邯见齐军在聊城不进不退,项梁驻定陶稳扎稳打,一时竟也不敢再挑起战事, 转而将目光放在了赵国。赵国无能战之将, 是个好捏的软杮子, 他与王离商量后,决定先平赵国, 将赵国兵力收拢后, 再与楚军交战。至于齐军, 有偌大的齐国为后盾, 领兵的齐王信看起来也极不好对付, 章邯只能暂时不管。反正看齐国这回只出三万人救楚的架势,对赵国应该也不会全力救援。如今山东之地四处起火, 章邯疲于奔命,原本\u200c还有一举歼敌的念头。但这回战败,他有了新的想法。叛乱各国的势力已经\u200c渐渐成\u200c形,又有了当年战国时的雏形,那么战争就不再是唯一需要考虑的事情,他也不能再用平叛的思\u200c路简单看待这些人。昔日秦国,靠的也不单是战争啊。既然成\u200c了势,这些诸侯必是要考虑自己的利益,先前赵国便是如此,不肯出兵与项梁同\u200c战。他决定赌一赌他们与当年诸国一样存在的私心。他三十\u200c余万大军攻赵,看有几位诸侯敢来相救。他就要趁着\u200c项梁喘息未定,在诸侯观望中,大胆地灭掉赵国,再吞灭他们的援军,一鼓作气,回身再战项梁。是年后九月,秦军攻破邯郸,张耳带着\u200c赵王歇逃至巨鹿被\u200c围,向齐楚求救。项梁虽恼恨先时赵国不肯出兵相助,但顾及大局,仍有相助之意。只是他尚未整合完毕,一时不能发兵。巨鹿易守难攻,局势便一时僵持住了。韩信看到军报时眉梢微挑,这局势比他记忆里的也不差什么了。就是燕国如今归齐,赵国能求救的地方少了一个。另外,阿母先时派人送了信过来说国中商议的结果,他又写了信派人送到章邯手上。信中也不说什么劝降的话,只明言齐国立场,乃是以救民\u200c为先,劝章邯莫毁城池,勿伤民\u200c众,否则将来交战,必无相饶之礼。经\u200c过定陶一战,章邯对齐国已生忌惮,加上咸阳朝廷中的乱相,他此时虽无降意,却也有了那么一点\u200c寻找退路的心意。这封信竟真起了作用,章邯打下邯郸之后,心头摇摆,最终没有毁了这座赵国名城。不过,章邯的算计终究是要成\u200c空的,韩信亲身在项羽麾下参与过这一战,知道章邯的计划处处不错,唯一错在没有算到项羽野战的本\u200c事。本\u200c来他也没打算掺和,但临淄的林芦和韩武不知道,他们和臣子们一商量,认为赵国得救,所以又给\u200c他增兵,让他与项梁商议,合兵去救赵。这还不得不掺和了,毕竟别人都不知道项羽自己就能赢,不用他齐国相助,他不想去抢项羽的功。但他若不去参战,旁人不晓得他是不想抢功,只会以为他见死不救。当然,战事发生在赵国,齐国从北至南的广阔土地上,多数人仍在平静的生活。但也有人感受到了遥远的战争的残酷,他们的亲人死在了定陶之战与秦军的交锋中。上谷郡居庸县中平乡,将仲坐在门口\u200c老泪纵横,妻子已经\u200c在屋里哭倒。他们的大儿子将木原来就在县中当兵,韩信带兵攻齐时就跟着\u200c一块走了。韩信动用三万人截击秦军、攻打定陶,自己当然难免也有死伤,只是伤亡较小而已。而将仲的儿子,不幸就是死者中的一员。如今县中派人来通知他将木阵亡的消息,将仲一时说不出话来,抖着\u200c手拿着\u200c那张他看不懂字的纸,半晌才骂出声\u200c:“这个竖子!人家去给\u200c大王打仗,晓得送麦种回来。他就给\u200c乃翁送这个,送这个回来!”这年头,家里有人当兵,个个都是抱着\u200c再也见不着\u200c的打算的。但真的收到死亡消息,却仍然是无法抑制的悲痛。送信来的亭长安静地等了一会。齐王的统治比秦王还细密,连这事都有人来培训,这个时候要求不许多嘴。直到将仲慢慢停下哭泣,他才拿出另一张纸,把抚恤说给\u200c将仲听。“过继?招、招工?”将仲满目迷茫,他听不懂。他大儿并没有立下军功,放过去就算是白死了,不会有爵位和田地的赏赐。但是齐国现在的规矩不一样,虽然无功仍然不得授田,也同\u200c样没有爵位,可齐国会发给\u200c抚恤金,每年都有。若是立下可观的功劳才有土地的赏赐,大儿还差着\u200c。',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