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娘子看看阿香婶,眼睛亮了亮。要是这样的话,那六个月的租钱说不定真能交上?-人去院空,江满梨归整完了弄乱的家当,心道也好,这下不用将这些锅啊盆啊的藏着掖着了。索性打了水来,开始处理那小桶鲜虾。水晶虾饺制作并不难,唯一这朝代缺乏的,是淀粉制作的方法,也是她教给郭东楼这道菜的真正价值所在。鲜虾洗净去线,半数剁碎,半数切丁,放猪油、盐糖、黄酒、芝麻香油,加葱姜水调匀摔打出胶。小麦淀粉与土豆淀粉江满梨有现成的,是在郭东楼以水磨土豆、小麦浆清洗沉淀,晾晒制好后带回来的两小包。此时分别取适量按比例混合了,滚水和面搓条,切成比一般面粉更亮白、微微发透的小剂,擀圆,便可以开始包虾饺。一张皮配一小调羹虾仁馅料,居中放,单边捏褶,包成一个个白白胖胖、放在案上似坐似卧的弧口团身形,取蒸笼,烧水上锅。大火蒸制一刻钟,揭开笼盖,虾香扑鼻,取一个尝了味道正好,便拿食盒装上半数多些,合着吕掌柜今日给的梨儿酥,一同带去隔壁吴家。应门的是吴大郎。相比他娘子,吴大郎腼腆许多,见是江满梨,手中还端着两个食盒,脸上立刻显出些不知所措。憋了一下,道句屋里坐,就喊了自家娘子来。倒是吴家一男一女两个七八岁大的小娃娃丝毫不认生,闻着香味来了,脆生生地与江满梨打了招呼,就打听起食盒里的东西来。等到吴大娘子赶到堂屋时,见到的就是江满梨笑吟吟地给她家孩子发吃食。两个小儿一人手上拿两个,左手一个馉饳儿,右手一个梨儿形状的绿色糖果子。见了阿娘,撒欢儿跑去就往她嘴里送。“阿娘尝尝阿梨姐姐给的馉饳儿,可好吃!”“还有梨儿酥,里面有糖馅儿!”纵是吴大娘子这般能在官差面前不打颤的,想到方才那讨租的场面,此刻也有些不好意思了,心里悔恨没把吴大郎一齐揪过来应付。江满梨自然看得出来。笑着打了招呼,说明了送些吃食是为了方才不太愉快的场面作赔,又讲明了自己的打算,明日便开始出摊还钱一类的,也就告辞了。等江满梨一走,吴大娘子缓过神来,才去看那食盒里的东西。一看,晶莹剔透的弧口面食,透着些许虾红,比糖果子还好看,不是阿香婶跟她说的新式馉饳儿又是什么?再闻一闻那虾香诱人,忍不住小心翼翼拿一个尝了。外皮至软至糯,嚼起来满口清香,却是牙齿触到里面的虾仁馅儿,就多了一层脆弹的口感,虾泥与虾丁相辅相成,多一分嫌硬,少一分嫌软。葱姜和猪油去了虾腥气,只留鲜甜味,再有一丝丝芝麻油的醇香,以上全部合在一起,那叫一个恰到好处,鲜软甜弹。迫不及待地唤了吴大郎来,吴大郎一尝,也惊了,怎么这般好吃!再幽幽回想方才发生之事,二人都甚是庆幸今日没有与江小娘子结下恶缘。毕竟有这手艺去摆摊儿,那是压根儿不用担心她还不上租钱呀!第3章 摊子马上就摆翌日卯时,天还未明,江满梨裹着件素斗篷,已经开始了选址考察之旅。第一站是与她居住的常平坊向东一坊之隔的西市。京城大而方正,从内向外以回字形分为旧新两城,江满梨居住的旧城,又分作左右两都厢,这西市便是左都厢内最大的市场。来之前江满梨只想着此处人流量大,吃食摊子也多得非常,且管理严明,规整干净,应是个不错的选择。却是进去一看,就默默作罢了。不为它,就是未免太过于正规了些。每日卯时开市,酉时便要强制关店收摊儿,闭市门,小贩商人甚至顾客均一刻不许多留。市场里每隔几步就有衙役站岗,商客双方都束手束脚,生怕讨价还价时不小心抬高了音量,就挨上几个大板子,全无了那种喧闹和市井烟火气。直奔售卖饮食果子的区域胡乱绕了两圈,从一个小摊儿上压着声音买了份煎猪肚肺,味道马虎,趁热吃完,便出去了。出西市东门,往东再往南各走一条街,潦草逛了几个不成规模的小市,就来到第二站,宣桥上的桥头小市。相比西市,这一站活泼又欢腾,整座桥上没有店铺,均是小摊儿,朝食的香气扑面而来,吆喝声不绝于耳,食客们争相而坐,好不热闹。江满梨精神一震,嘴角都不由自主扬起来了,对嘛,这才是她心目中小市该有的样子。粗粗观了,两边桥头也有务管理治安,却不像西市那样有人站岗,而摊贩的种类也单一,除了个别卖生肉菜蔬和箧篓竹筐的,几乎全是各类吃食饮子、饴糖糕饼,可见周围居民人流之多,饮食需求之大。',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